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关于应渊的儿子是李莲花这件事 > 第16章 信王与女帝(7)

第16章 信王与女帝(7)(1/2)

    二人分头行动。

    唐周搞定一众将领和武官,染心开始给一众文官施压。总体来说是唐周更忙一些,毕竟染心还需要唐周偶尔帮忙站场子。

    枪杆子握紧了,这话语权自然也就有了。

    染心很快登上帝位,这中间还花费一段时间给先帝发丧。

    一众官员倒也配合,毕竟皇帝又没儿子。染心上面原先倒是有个姐姐,和亲异国早就已经去世了。

    后宫众人一听染心说愿意回家的就打包回家,不愿意回家的就在宫里养老,比皇帝在世时还要高兴一些。

    染心一袭龙袍缓缓走上御阶,坐在龙椅之上。无数道目光落在身上,努力稳住身形。

    这感觉不太舒服,好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很多,比如:冕冠的十二串旒有些挡眼;龙椅宽大的厉害,后面的靠背完全就是个摆设。

    总归不太舒服,染心想让工匠改一下,最好冕冠直接改成凤冠的样式。

    站在下方的百官偷偷观察染心想看出蛛丝马迹,坐在上方的染心偷偷吐槽皇帝的装扮和龙椅。

    服侍先帝的一众内侍全都被打发去养老了,染心如今身边跟的是女官。

    别说,喊上朝时声音高亢,还挺有气势。

    这段时间,染心一直跟这群官员斗智斗勇,现在一个个的也不喊什么祖制了。

    毕竟有把柄的不敢开口,没有把柄的大多是一些实干派,对谁当皇帝并不是很在意。

    众人连先帝那种皇帝都能忍,更何况性格更为平和一些的染心。

    染心不在意他们这些小心思,毕竟她当皇帝又不是给官员当的。尽到皇帝的责任,让治下百姓过的好一点就可以了。

    没心情和他们斗智斗勇。

    提出的方案能实行就实行,不能实行就打回去,不把权力集中在一起就好了。

    染心不像先帝一样喜欢弄权,官员们跟着女帝办了一段时间的差,发现轻松了很多,

    一个个的也不嚷嚷了。

    毕竟他们跳的太欢,入了唐周的眼,也会下手收拾他们。

    染心每天唱红脸,坐在大殿上积极鼓励一众官员为百姓谋福利;唐周唱白脸,提着刀在身后威胁他们,敢有二心就收拾他们。

    二人配合的还算融洽。

    等女帝宣布会与信王成婚,武将那边也是一片风平浪静。原先还有些小声音,现在也立刻消失了。

    染心体现霸道的一面不多,大多体现在唐周身上。

    只要看到唐周悠闲的在宫里晃悠,就会将他压着批折子。

    少数官员倒是有些微词,但染心并不在意。

    私下偷偷和唐周吐槽,最后以调戏美人的姿态挑起唐周的下巴,来了一句:“朕的规矩就是规矩。”

    唐周一个字都没说,只是轻轻抬眼看向染心。眼波流转,其中的暧昧之色让染心立刻败退。

    部分官员原本对封信王为王夫一事还算认可,但唐周上手一批折子,他们就跳出来唧唧歪歪,生怕权力旁落引起动荡。

    染心认识唐周这么多年,深知对方根本就不贪恋权利,何况自己也不是非做这个皇帝不可。

    染心想赌一把,就赌二人能走到最后。

    权力会吞噬人心,染心也怕坐在这个位置上久了会失去理智。

    倘若赌输了也没关系,最起码是死在自己的选择上,而不是被逼着走上死亡之路。

    再说自从二人定情后,唐周逐渐变成了现在这副恋爱脑的模样。

    染心仔细观察了这么久,都没看出他哪里有一丁点儿取死之道,整个一二十四孝好夫君。

    殿外阳光正好,染心看了看面前桌案上厚厚的一摞折子:想要个帮手。

    在继续压榨唐周和提前培养小号之间想了想,染心发现自己想多了,因为无论哪条都得先成婚才行。

    唐周处理完军务,进宫时就看到若有所思的染心。

    染心正在思考:皇帝守孝以月代年,三年那不就是三个月吗?

    以皇帝的规格,成亲流程走完就得一年,那完全可以开始准备起来了。

    唐周刚进宫还没来得及陪染心,就被打发出门了。临走时却很高兴,毕竟他这次的任务是去礼部督办成婚流程。

    不枉费他这段时间的卖力勾引,果然幸福是争取来的。

    此时的唐周还不知道,染心这么快下定决心是因为超大的工作量。

    唐周想想染心的要求:既要符合规格,还要尽量简化流程,最重要的是要省钱。

    先帝在位时连年征战,国库损耗巨大。他倒不是个贪恋享受的,但杀的武将有点多,战场上一直没什么优势。

    染心如今既要增强兵力,还要发展民生,每分钱都得精打细算。

    要不是大臣们不同意,她都想把皇帝私库里的那些珍宝挪一部分出来拍卖。

    红绸漫天,钟鼓齐鸣。

    染心站在铜镜前,打量着镜中一身红衣的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