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铁蹄哀明 > 第399章 警铃

第399章 警铃(1/2)

    十一月十六日清晨,玉田县石臼窝镇,一阵脚步声从脑旁走过,将韩林从睡梦当中唤醒。他试图睁开眼睛,但睫毛已经被冰霜给黏住,他用手捂住脸,用掌心的温度将霜融化然后坐了起来。

    因为是临时扎驻,而且天气也没到非要帐篷不可,为了节约拔营的时间,昨夜下营时韩林并没有扎帐篷。

    而此时,棉甲的好处就彰显而出,因为其内部裹了棉絮,可以和衣而卧,只需在身上罩上一层被子,就能保证体温不失。

    不过被子也同样被冻得梆硬,随着韩林的动作,发出“咔咔”地声响。

    “扰了大人睡觉,还请大人恕罪。”

    刚刚从他身边走过的亲兵,见韩林醒了连忙致歉,然后从旁边的篝火上取下铁壶为韩林倒了一杯热汤。

    这其实只是一句客气,作为亲兵,他自然知道韩林待人还是非常和善的,但面对上官的礼数不能丢。

    韩林喝了一口,一股子暖流从喉头滚入胃中,又在胃里炸开,将滚烫传递给周身四处。

    天上刚刚泛起了鱼肚白,营中大部分的人都已经醒了,三五成群地围着篝火,一边吃着炒面、喝着热汤,一边轻声地说着话。

    韩林将手中的铁杯子放下,用手使劲在脸上搓了搓,使自己清醒了一些,然后对着那个亲兵问道:“苏日格他们回来了没有?”

    “回大人的话,苏司总他们并未回来。”

    听罢,韩林随即就皱起了眉头。

    按理说不应当,与苏日格他们约定的时间已经远远超出,至少在黎明时分他们就应该回来了。

    前日,接到崇祯皇帝叫乐亭营与袁崇焕部汇合的亲旨,韩林即刻动身往蓟州城的方向去,然而行到了半路,就又接到皇太极已经潜越蓟州,并向西直薄京师的消息,韩林无奈,也只能改道由东北向正西的方向走。

    与此同时,韩林便将苏日格派了出去,叫其领着两个人充当塘马与袁崇焕部取得联络。

    苏日格挑选了两个最好的骑手,一人双马向西打探,按理说这已经过去了一天一夜了,怎么也该回来了,但他们这支小队仍然不见踪影,韩林心中有一丝不详的预感。

    想了想,他对着亲兵吩咐道:“传令下去,马上拾掇拾掇,两刻钟以后拔营,今日务必要赶到刘宋屯。”

    军情紧急,既然女真人往京师去了,那袁崇焕肯定也不会在蓟州待。

    而且崇祯也下了令,韩林不敢耽搁,万一到时候去的晚了,被这个统领指挥勤王兵马的袁崇焕给治一个失期之罪,那可没地方说理去了。

    刘宋屯属香河县,距离此地差不多八十余里,这一带因为属于漕运要道,因此官道修的十分平整,不那么难走,现在出发,大概上半夜就能走到。

    得了韩林的吩咐,卒伍们立马行动了起来,该填肚皮的填肚皮,该喂马的喂马,整个营地看起来井井有条,不久乐亭营就开始了拔营。

    前面是潮白河的支流,虽然河面结冰上冻,但一次性也不敢过太多的人,因此整个队列稍显缓慢。

    从中军走出,韩林来到了充当前锋的金士麟那里,两马齐头,韩林对着金士麟道:“苏日格还没回来,我怕遇到什么事,要不要再去派人打探打探?”

    前锋是五百的游骑,每次仅过一百的人和马,金士麟正注视着河面,听到韩林如此说,回过头来道:“乐亭营当中,要说谁能比得上苏日格的骑术,那怕是除了我以外也没别人了。”

    “再说了,就算出了事,如果派小队出去,这地界这么大,怎么找?如果派大部出去,必然惊动乡里,到时候鞑子顺着寻了过来,怕是要坏事。”

    “之定兄说的是。”

    见韩林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金士麟上下打量了一眼他:“你作为一军主帅,怎么还慌了?”

    叹了口气,韩林苦笑出声道:“皇太极所率的数万女真兵马可能就在左近,说实话我这心里直突突。”

    他说的是实情,与金士麟他们相比,他可是知道皇太极的厉害,可以说,没有皇太极就没有后面的满清,别说入关了,女真人自己内部耗也耗死了,可偏偏女真人出了这么个大材。

    韩林自问,就以现在的自己如果在野外遇到皇太极,那怕是也要被吃干抹净,在先入为主的内心作用下,他的心里确实有些七上八下。

    “现在咱们最主要的就是与袁督师汇在一处,等到了京师,咱们也并非孤军,可以和鞑子一较高下。”

    “之定兄真乃乐亭营定海神针也。”

    韩林捧了一句。

    金士麟没理他,自顾自地纵马走上了冰面。

    “铁屁股就是铁屁股。”

    韩林也嘟囔着自行返回了中军。

    前锋非常顺利地过到了对岸,随后便是韩林所率的中军,然而充当后军的陶国振部则遇到了问题。

    他们这一部是车营和辎重,车营的偏厢车可是载着火炮,虽然是改进版,但架不住多,而辎重这边,上面拉着的炮子、粮食等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