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第510章 前往南中

第510章 前往南中(1/3)

    “李卿,你说这人怎么就这么不惜命呢?”

    天水行宫,刘谌捏着成都送来的奏报,对李骧和杨稷低声说道。

    李骧被刘谌话里冰冷的杀意激的浑身一颤。

    陛下要杀人了!

    成都的奏报是早上送到天水的。

    彼时的陛下正在接见从凉州返回的杨稷。

    知道了关彝计划的陛下显得非常高兴。

    连连夸赞关彝如今已经成长到能够独当一面了。

    将来定能替朝廷镇守一方。

    紧接着就接到了南中恐有变故的奏报。

    陛下的脸色当时就阴沉了下去。

    北伐形势一片大好,长安已经在望。

    大汉几代人的梦想眼瞅着就要实现。

    这个时候,这些世家最应该做的难道不是倾尽全力的支援朝廷北伐。

    也好在将来光复大汉后分润一些好处。

    陛下天子之尊,富掌四海。

    手指缝里随便漏一点都是他们几代人吃喝不尽的好处。

    为什么会蠢到在这种关键时间节点来给陛下添堵?

    还是说他们真的觉得凭他们的力量能够动摇得了益州?

    南中三郡之事才过去几天啊!

    那血腥味儿都还没散尽了,就全都忘了?

    与之相反,刘谌倒是能想明白这些人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们过惯了高高在上的日子,而自己在益州的种种改革,让他们觉得他们的利益被触犯了。

    尤其是自己在益州开办学堂这件事。

    从这一点来看,世家大族的目光确实要比普通人看的长远一些。

    他们知道知识普及开来会对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也知道这样的大汉是没有他们的生存土壤的。

    而他们挑选的时机也很不错。

    南中霍弋早早的就被自己调走。

    接替霍弋镇守南中的范长生在不久前也被自己调到了天水。

    此时的南中正处在群龙无首的状态,再加上自己御驾亲征远离成都。

    所以他们及时的抓住了这个机会。

    如果自己所料不假的话,最晚会在九月份,也就是秋粮收获的时候,他们就会动手。

    现在已经接近七月,算下来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

    只是眼下霍弋正在陈仓和石苞对峙。

    范长生也已经打入到广魏,调他们两个回来多半是不可能的。

    虽然宗预的来信中,说他已经让汉东的董厥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调往汉中平乱。

    不过刘谌却并不打算动用汉东兵马。

    因为此时眼前还有一个比董厥更加合适的人选。

    “文曹,汝先前随霍卿镇守南中。”

    “当对南中颇为熟悉,说说你的看法?”

    杨稷听到刘谌的话,当即便开口说道:

    “禀陛下,臣自兴汉二年跟随关将军往塞外之后。”

    “便对南中事务不再熟悉。”

    “不过以臣先前跟随霍将军之所见,此事确实有些棘手。”

    “南中诸郡,汉羌杂居,当年霍将军奉朝廷之命镇守南中的时候。”

    “用的便是恩威并施的手段,先是斩杀了一些不服朝廷管教的人,然后才坐下来和他们好好说话。”

    “那些人慑于大汉武力强大,也着实老实了很多年。”

    “但其心终是不服,故多年以来,霍将军都不敢轻易离开南中。”

    “如今朝廷北伐,霍将军和范司农皆不在南中。”

    “这些人便觉得有可乘之机,定会兴兵作乱。”

    “且这么多年的隐忍,也必然积蓄了很多力量。”

    “朝廷若不及时处置,恐有不测!”

    “还请陛下早做准备!”

    准备吗?刘谌笑了。

    他从登基的那天,就在防着这些人。

    他唯一没有料到的就是这些人居然会这么心急。

    他前脚才刚刚把范长生调走,后脚他们就迫不及待的要动手。

    他们倒也聪明,打着打造农具的名义,悄悄的给自己准备了不少铁料。

    不过也该他们倒霉。

    当初自己让那些中举出仕的人必须参与到农业生产当中去,本质上是为了让大汉的官实事求是的去做事。

    而不是坐在县衙里脑袋一拍就做决策,绝不管这些决策适合不适合百姓。

    没想到这个叫荀悝的居然会从这样小小的细节里面发现不对劲儿,并且立刻着手进行调查。

    若是刘谌没有记错的话,此人应该还是颍川荀氏族人,在他参加科举的时候就已经暴露了身份。

    当时刘谌并没有刻意的去管他。

    只是让刘谌感到意外的是,士族里居然也能出这么一个务实之人。

    看来有些世家能传承千年,也不是没有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