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叶先生,我们社区老年人居多,年轻人相对较少,在开展代际活动时,如何吸引年轻人参与呢?”在一次分享会上,一位社区工作人员问道。
叶东虓思考片刻后回答道:“可以从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和活动形式入手,比如结合科技、文化创意等元素设计活动。像我们之前举办的‘数字摄影大赛’,鼓励老年人和年轻人一起用镜头记录社区生活,既满足了年轻人对摄影的热爱,又让老年人接触到了新的科技产品,增进了代际之间的互动。”
随着经验分享活动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社区开始尝试推行“代际共融”模式。一些社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了本土化创新。有的社区利用周边的自然环境,组织了“老少共绘自然”的户外写生活动;有的社区则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开展了“传承家乡故事”的讲述比赛,让老年人将家乡的历史传承给年轻一代。
在这个过程中,叶东虓和团队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他们意识到,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代际共融,不仅要在社区层面开展活动,还需要延伸到教育、就业等更广泛的领域。于是,他们开始与当地的学校和企业展开合作。
叶东虓联系了几所中小学,提议开展“跨代导师计划”。让社区里有一技之长的老年人走进校园,担任学生们的课外导师,传授书法、绘画、传统手工艺等知识和技能。同时,组织学生定期到社区活动中心,与老年人交流互动,为他们讲解互联网知识、分享流行文化。
与企业的合作方面,他们倡导企业开展“代际职场体验”活动。安排年轻员工到社区向老年人学习传统技艺和生活智慧,而老年人则有机会走进企业,了解现代企业的运作模式和新兴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