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磕头。”
“孝子磕头。”
韩清领着王治山,在每家门口磕了头。
天大亮了,王治山一家人哭成一片。小孩也哭,他们是跟着大人哭的,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哭,他们想着奶奶是睡着了,明天会起来的。
村里有人议论:“王郎中死了,真可怜,今后找谁看病。不知道王治山学会没有?”
“郎中是个好人,就家庭出身坏了。”
王大毛说:“这个老分子终于死了。借个锄头,还时慢了点,还丧着脸。”实际上是他借了半年不还。
副队长的老婆说:“孩子他爹,王婶婶死了,孩子出生咋办,全村就她一个人会接生。”
张二毛回道:“闲操心,死了就死了。”
副队长老婆说:“你怎么狠心,村里的娃娃都是她一手接的。”
就在副队长说这句话之后的三个月,他老婆生孩子,接生的人用生锈的剪刀剪脐带,几天后抽风死了。他才知道王郎中的重要性,可天下没有后悔药。
以后的岁月,多少人因病找药,要到外村去,到公社去,十分不方便。问王治山会不会治,王治山干脆说不会治。可后来有些人发现,王治山只给亲戚治,都说王治山没他妈良心好。于是人们终于认识到,这个飞燕村缺少王郎中,实在不习惯,就把怨恨撒在王治强和郭美英头上,说是他儿子儿媳打死的。王治强听到这话,就躲到一边去。
不知道为什么,飞燕村许多人每逢七月半,都烧一份纸钱给已故的王郎中,也许是这些人在王郎中活着的时候,欠她太多,于心不安,才这样。
说起安葬王郎中,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大家知道,那年月,粮食很少。尤其是王治山家,办丧事请人抬棺材是要请人吃饭的,可粮食呢?这事让王治山发愁。他跟兰兰说:“我成分不好,家庭条件不好,你成分好,你去队上借粮,好开口。”
韩清听到,说:“兰兰也为难,她一个女的去,能行吗?我卖棺材换来的粮食,我去背。天无绝人之路。”
王治山说:“韩叔,你粮食短缺,要挨饿。”
韩半仙说:“没事,我们再扛木料去换。”
粮的事,韩半仙解决了。从家里把所有的口粮背在治山面前,很让治山感动。
令人想不到的是,其他村农民,听说王郎中去世了,那些当年吃过她免费的草药的人成群结队来看一眼就走了,比飞燕村的人还多几个倍。他们说是王郎中救的命,是来告别的,许多人都想把她送上山去。来时烧了香,走时将一小袋粮食放在她身边。许多人流泪了,王治山和兰兰没想到,更想不到的是飞燕村的人们。这个想不到,像个小石头一下子丢进飞燕村人们的心湖中,激起阵阵波纹,变得不平静了。
粮食绰绰有余,王治山又将韩半仙的口粮送回去。韩半仙说,这是王修莲的福报。老百姓心中有她。
当天,有其他村两个妇女没回村里,说是要帮忙把王郎中送上山才走,因为是王郎中救了她们的命,于是当夜就留宿到王郎中家。可是,王治强硬说他家宽松,方便又好住,就带着她们住在王治强家。悲痛中的王治山和兰兰也没多想。可这夜发生了家丑不可外扬的事。
半夜三更,王治强摸黑爬上两个妇女的床上,欲行强奸,将一个妇女的衣物裤子都撕破了,其中一个惊慌失措逃了出来,跑到王郎中家,披头散发站着,守灵的王治山和兰兰大吃一惊,吓坏了,背后都起凉风,以为闹什么鬼异事。等那人喘气说:“兰兰,王治强干见不得人的事,快去看看。”
怒火中烧的王治山提着煤油灯就冲进王治强家里,看到王治强正在床上与另外一个妇女非礼,王治山将油灯交给兰兰,大吼一声:“王治强,你个牲口。妈死了,你竟然做这种事,我让你死。”
冲过去就将王治强拉起来,挥拳就猛打王治强,王治强脸上挨着重击,鼻子流血,一分钟便倒在地上。
兰兰把两个妇女带到家中,用针线帮她们缝补,两个女人哭了。
一个妇女说:“去告他强奸。”
另一个也说:“让她坐牢。”
兰兰、王治山左一个对不起,又一对不起,表示歉意。说:“我妈刚去世,还没上山,就发生这等事,我难过,等我妈的事办完我去作证,送他坐牢。”
“可这事闹大了,我们两个女人怎么活,我们名声就完了,我们怎么做人呢!死者为先,过两天再说吧!”
“这事,太丢人现眼了,不告难过,告了我们没法过活。衣服也烂了,怎么回家呀?”
兰兰说:“我派人到公销社给你们两个人换周身衣服。”
王治山明明知道家中没钱,哪来钱卖衣物?于是又去王治强那里。王治强醒来坐在地上,看来打得不轻:“王治强,你死定了,坐牢,人家要告你强奸,衣服撕破了怎么回家?你给我找钱来,我请人买衣服来,人家好回家。你赶快去跪下道歉。”王治强这下明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