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你呀就缺一味药 > 第44章 巧遇救命恩人

第44章 巧遇救命恩人(1/2)

    光阴如流水,孩子长大了,中年变老年,老人有的上山了,垒起一个个土堆。真是岁月不饶人。

    “大家快来看,国民政府令。”这是乡政府发下来的告知令。飞燕村唯一贴的一张,就贴在王老爷家的墙上,王老爷是这里的保长。以蒋介石兼剿匪总司令颁布《剿匪区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规定10户为甲,10甲为保,联保连坐,互相监视,抽调壮丁。1934年,国民党“中政会”第432次会议议决由行政院通令各省市切实办理地方保甲。据此,行政院同年12月通知各省,普遍实行保甲制度。于是,保甲制度便由“剿匪”区推向全国。政策落实到飞燕村已经是1935年。

    “各家各户都听着了,接到上边的通知,蟊贼进入西南,土地财产平均,老婆人人都可以使用。”这是王保长在训话,场上议论开来。

    “这可不行,我土地多粮也多,也要分配平均。”

    王保长说:“这不行的,任何人都可以睡你婆娘。”

    有人说到:“这哪能行啊?王保长,怎么办?”

    王保长说:“政府要求我们每家要买一支枪,至少两户合买一支。保护家园,保护老婆。发现有蟊贼,包庇不报的,甲长保长都要连坐。”

    有人问:“蟊贼怎么这样厉害?不就小偷小摸?”

    “蟊贼,几万人的。大家都要响应号召。”

    “是啊!”“对!”“我与你合买一支。”“算了,一家一杆,用起来方便。”“有人家买不起怎么办?”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

    王保长说:“杀猪宰猫的刀都得有,听上边的人讲。杀人眼睛都不眨一下。大家怎么想?”

    众人说到:“跟他们拼命。”

    王保长说:“王郎中,听说你有支漂亮手枪。拿出来让大家看看。”

    王郎中说:“走吧,跟我去看。”

    大家从来没有看过,很好奇,都希望一睹为快。

    王保长问:“这么好的枪,什么地方有卖的?”

    王本堂说:“这是一个朋友送给我的,平时外出用来防身。恐怕当地没有卖的。”

    王保长说:“大家就买支猎枪。靠我家丁那几支枪也保护不了飞燕村的。”

    王郎中平时也不干农活,这年又多买了几亩田地,当地农民看病也不收钱,他地里的庄稼活计都是村民自愿帮着耕种。王本堂更多时间走动乡野,四处请去看病。

    是年一个秋天,正是采药的大好时节。

    李一峰和阿三,一个是游击队队长,一个是副队长。他们是攻打鹿山乡政府时,由于情报不准,与乡兵交火时,发现敌众我寡,失利后退入杨梅山里,几乎弹尽粮绝,士气低落。

    杨梅山一带药草丰富,王本堂正在这一带采药。

    藏于林里的游击队长李一峰听见不远处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并看见有人影移动,小声说道:“有情况,准备!”

    有人说到:“看样子是个采药的,你看他背着草药,请他过来看几个伤员。”

    其中一个人问到:“会不会是探子?”

    队长说到:“会会面吧!”

    阿三领着二人悄悄靠近王郎中,在确认真的是采药时,阿三隔着几十米,喊道:“郎中,辛苦啊。”

    王本堂说:“不辛苦,采点草药。”

    阿三几个人提着枪来到王郎中旁边,王郎中正挖一根肥大的独定子,并没有注意看阿三他们。阿三说:“请郎中,看看我们几个伤员。”

    王本堂说:“好好,我弄完这棵药。这可是刀伤枪伤的好药。”

    王本堂把独定子放在箩里。抬头看着几个打扮奇特的人,阿三死死盯着王郎中看。

    王本堂说:“我一个郎中,没有什么好看,都快老头了。”

    阿三说:“你很像我见过的一个郎中。”

    阿三手下发现郎中腰间有把手枪,几个人迅速扑上去就把他按在了,说:“一个郎中带枪,身份可疑,莫非真是探子?”

    阿三带着郎中来到李一峰身边,说:“队长,这个郎中身上有支枪。”话声刚落,李一峰一下跪在王郎中跟前,众人大惊,心想队长为何给一个郎中下跪。

    “快松手,这是我的救命恩人啊!王郎中,老天有眼,今日有缘相见,谢谢!”谢过之后,李一峰感叹着命运,紧紧抓住王郎中的手:“要不是你出手相救,我早就死了多年了,后来我去平河口、发科去找过你,当地村民说你上山给土匪看病,有人说你当土匪郎中了。我不信,一直在找你。谁知,今日见到了。我们多年不见,大家都苍老了许多。我给你的枪呢?”

    王本堂说:“哎,这不,被你的人下了。”

    “快拿来。”李一峰接过枪,用手轻轻抚摸说:“想不到,郎中保管得这么好。恩人,还给你,他们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王郎中,物归原主。”

    “队长,我在发科见过王郎中,刚才我还说,郎中,你像我见过的一个郎中,想不到你就是王郎中,当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