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开局成为朱由检 > 第二十九章 小建奴,可否一战(求收藏,鲜花和评论)

第二十九章 小建奴,可否一战(求收藏,鲜花和评论)(1/2)

    “就是,要不然,我们的士兵不是白白死了吗?”

    几个蒙古的牛录焦急地大喊大叫。

    鳌拜则是不慌不忙,说道:“哈哈,你们蒙古人最善马上冲锋,这攻城可就不一样了。

    下令,八牛弩、投石车准备好,半个时辰之后,进行下一轮进攻!”

    原来,鳌拜准备用车轮战的办法,不断袭扰城防部队。

    这么做,刚开始的时候会有一定的伤亡,可随着城头抵抗力量逐渐疲惫,最终城池还是会出现破绽,一举被击破。

    若一味猛攻狠打,那所付出的代价更大,硬碰硬,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无功而返。

    对此,鳌拜是非常有心得的。

    城头之上,一些士兵看到蒙古士兵退下去了,高兴地大喊了起来。

    “北虏撤了!”

    “哈哈,他们跑了!”

    周遇祥看到此情景,对着那些笑逐颜开的士兵骂道。

    “娘的!你们喊什么!他们没有撤!快,准备石头,弓箭,他们很快就会有下一轮进攻。”

    士兵们一听,眉头又皱了起来,其中几个人一屁股坐在了城墙之上,唉声叹息。

    “没听到我说的吗?快去准备!这些人要是进了城,你们娘们就等着被糟蹋吧!”

    一听这话,坐在地上的人一咬牙,重新投入到了战斗准备之中。

    他们清楚,这些人和李自成不一样。投降李自成不仅能活命,还能保全家里的财产。

    可是这些蒙古人和大清人进了城,什么活物都留不下来。

    只有誓死抵抗这一个办法!

    果不其然,半个时辰之后,一阵箭雨,中间还夹杂着投石车的攻击。

    城头守军被打的抬不起头来。等到可以抬头的时候,蒙古士兵如潮水一般,已经拥到了城下了。

    “守住城头!不要让蒙古军上来!”

    可城头上,还是出现了一个缺口。

    有十几个蒙古士兵,借助云梯和嵌在城墙上的八牛弩箭爬上了城头。

    蒙古士兵也是非常勇猛,登上城头,一阵马刀乱挥,想趁乱将缺口撕的更大一些。

    “蒙古军上来了!杀呀!”

    此时,明军也开始了正式的抵抗。

    周遇祥提着刀,第一个冲向了缺口,身后几十个明军也举刀挺枪,扑了过来。

    背后就是家园,唯有誓死拼杀,才能活命。

    他们的行为表现,与之前那支遇到大顺军的大同守军,真是天壤之别。

    面对如此的抵抗,一向彪悍的蒙古士兵也无奈。丢下几十具尸体后,无功而返。

    鳌拜大帐之中,之前的蒙古甲喇气哼哼地找到了鳌拜,说道:“我不能让我的将士这样去送死!”

    坐在大椅上的鳌拜,用凶狠的眼神瞥了他一眼。

    “你们怕死是么?”

    冰冷且充满杀气的眼神,让这个蒙古甲喇后背一阵发寒,只得降低声调,说道。

    “都统大人,如此进攻,只怕是徒增伤亡,不如猛冲一把!”

    “如何猛冲?现在城头上的石头还多的是,弓箭也多的是。

    本来一块石头可以砸一个人。

    若是所有人一起上,结果就是一块石头可以砸中好几个人,这个道理你都不懂?”

    那蒙古甲喇无言以对。

    “好吧,你们蒙古人也冲了两轮了,这第三轮,我们来!多铎何在?”

    “在!”多铎从旁边闪出来。

    清军作战,经常会看到贝勒贝子,甚至是皇帝的叔叔、伯父上阵砍杀。

    这也是清朝能够打败明朝的一个重要原因。

    “出战!”

    “喳!”

    多铎得令,率领本部一千人开始了攻城。

    此时城上已经是疲惫不堪了,虽然伤亡倒是不多。

    可这些人连喝口水,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生怕离开了岗位,就会有敌兵趁机爬上城墙。

    多铎在城下大喊:“八旗的儿郎,有登上城头者,赏良马十匹,封牛录!”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大清的士兵嗷嗷怪叫,冲向了城边。

    他们手持木盾,挡住明军射来的箭矢,到了城下,他们用云梯、挠钩套索,还有抓着弩杆。

    踩着之前蒙古人的尸体,继续向上爬。

    看到士兵把明军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城墙上,多铎一摆手。

    “嘿呦!嘿呦!嘿呦!”

    只见一百多名士卒,用绳索担着一根一头包着铁尖的粗大原木,从中军走了出来。

    这就是清军破城的另一种利器——攻城椎。

    看似非常简陋,可这攻城椎制作方便,工程效果也还可以。

    一般的小城,轰击几下,城门就会粉碎。

    即便是像大同这样的城门,一样可以攻破,只是多花些时间,多换几班人罢了。

    周遇祥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