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开局成为朱由检 > 第二十三章 威振九洲(求收藏,鲜花和评论)

第二十三章 威振九洲(求收藏,鲜花和评论)(1/2)

    比起奉天门之前的朝会,军机处所议的都是军情要务,望诸位臣公谨慎。”

    朱佑俭的话说的很直白,就是要大家不要做过多无意义的争论。

    看到所有人点头示意,朱佑俭问到:“汤若望,朕让你建立的火器局进度如何?”

    汤若望依然穿着官服,说到:“火器局已经开始研究了,孙元华三个儿子精通火器火药,对于弹道的计算,也非常精确,

    新式火枪正铸造中。另外,万岁所说的纸壳弹丸我们已经试验了数十次,初具成效。”

    “这么说来,三个月之后,纸壳弹完的火铳就可以装备神机营了么?”

    “正是!纸壳弹丸配上毕懋康所著的《军器图说》中的燧发枪,相信定然威力无比!”

    朱佑俭非常高兴,有了这样的武器,只要对手不是快速冲击的骑兵。

    神机营完全可以控制住战场,想杀多少就杀多少,想怎么杀就怎么杀。

    看到旁边大人们疑惑的表情,朱佑俭笑着说。

    “三个月之后,神机营将成为大明,乃至于世上最强大的军队。三个月之后,定然请诸位臣公欣赏一番。”

    这武器真有这么厉害吗?

    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调动了起来,对于他们的认知来说,

    现在除了关寿铁浮屠,就是关宁铁骑和八旗军最为凶悍。

    这洋夷弄出来的东西,会有如此大的威力吗?

    似乎皇帝对此非常有信心。

    “那就期待汤大人的新火器了!”钱谦益说道。

    “一定,一定!”汤若望信心满满地回答。

    正在大家好奇的时候,朱佑俭问到“现在宣大那边怎么样了?”

    钱谦益回答道:“现在,关将军驻守宣州,于保、周遇祥驻守大同,已成犄角之势。

    敌酋鳌拜所领7000余人扎营大同城外100里,两军对峙。”

    “好!这些北虏这么快就前来送死,哈哈哈,取纸笔来!”

    “万岁是要给关将军下旨吗?要是下旨的话,由老奴执笔就行。”王承恩一边准备研墨,一边说。

    “大伴,朕非是要写什么圣旨诏书,而是要给关将军题字。”

    说完,展开一张铺满桌面的宣纸,提起一只粗大的毛笔,写下了四个大字——“威震九州”。

    要说朱佑俭在前世有什么爱好,那就是书法。虽然他的书法无法和这些明朝士大夫相比,不过,一笔颜体,苍劲有力,颇有风骨。

    “将此四字装裱起来,快马送与关将军。”

    钱谦益建议道:“陛下,不如等待关将军大破北虏,与封赏一起送过去,不是更好?”

    “哈哈哈,钱卿,你有所不知,只怕这快马送到之时,北虏大军已破矣!”

    此言一出,诸位大臣皆是一惊。

    这关寿固然勇猛,可这八旗骑兵、蒙古骑兵,绝非是李自成那帮草寇可比,会有如此之快吗?

    应该是两军对峙一番之后,才有结果。

    看到大臣脑门上全是雾水的样子,朱佑俭说道。

    “我赌一万两,十日之内,宣大必有捷报。”

    看到将要发生的一切似乎都在这个皇帝的掌握之中,所有的大臣从狐疑,也变得对胜利有所期待了。

    看没有人响应这个赌约,朱佑俭笑着说:

    “李自成已经到了济宁,距离徐州也就只有400里,诸位成功有何见教?”

    钱谦益刚要说话,朱佑俭抬手示意他不要说,而是看向了范景文。

    范景文直接说到:“如今徐州亦是空虚,总兵高杰率千人驻徐州。

    此人原是李自成旧部,为人骄横,贪财好色,但也有几分勇武之气,可能会与李自成搏杀一番。”

    “高杰?”

    朱佑俭认真在脑子里过了一下,明末好像是有这么个人,不过他对此人印象不好。

    “如此这般,让两位老友相见,有趣有趣!可这徐州百姓还是要救一救的。”

    说完,看向了钱谦益。

    “钱卿,徐州百姓急待救援,这该如何是好?”

    钱谦益仔细思考,似乎也没什么办法。

    这时候,范景文说的:“此时,正是陛下救黎民于水火,御驾亲征,出兵京城之时!”

    朱佑俭心中乐开了花,终于有大臣说出了他心里话。

    钱谦益被范景文的建议惊得目瞪口呆,说道:“这剿贼之事,交一将军即可,陛下怎可涉险?”

    朱佑俭赶紧说:“钱卿,你不用说了,朕心意已决,效仿成祖,率军南下,克定祸乱,保社稷安稳,江山不失。”

    钱谦益还想补充,却被一旁的丁启睿拉了一把。

    看到丁启睿那深邃的眼神,钱谦益好像明白了什么,不再多话了。

    “哦,对了,待我南下之时,钱卿,你来主持朝政。最近的国债卖的如何?”

    “回禀万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