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开局成为朱由检 > 第十章 刑不上大夫(求收藏,鲜花和评论)

第十章 刑不上大夫(求收藏,鲜花和评论)(1/2)

    朝堂之上,皇帝若说:“你们用心打。”那么,这个受刑人死不了。

    若说:“你们着实打!”这个受刑人,今天就别想活着回家了。

    太监们也从中获利。大臣看到自己要挨打,赶紧给太监塞银票。

    收了钱后,太监就用空心的板子打。

    打的时候砰砰作响,听着很可怕,可并不会有什么伤害。

    没有行贿,那太监就用实心的板子,甚至灌铅的板子,一下,骨断筋折,两下,一命呜呼。

    听朱佑俭取消梃杖,再加上“上书言事者无罪”,大臣们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神色。

    “启禀万岁,”丁启睿说道:“筑京观,实属倒行逆施,天下人会议论陛下残忍。

    焚烧人头,更是枭雄的做法,非仁君圣主所为呀!”

    “丁爱卿,你说的对呀。天下之民,都是朕之子民。

    不过,这子也有孝子、贼子之分。你说,城外的那些人是孝子,还是贼子?”

    “陛下,闯逆当然是贼子。

    不过,自闯贼行叛逆之事以来,攻城野战,大多裹挟、驱赶百姓上前。

    城外的尸体,大多是百姓和闯逆混杂,请万岁明鉴。”

    所有的大臣都为丁启睿捏了一把汗,要知道,皇帝,尤其是之前的崇祯,也说过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话。

    可说过之后,这因言获罪的大臣,还少吗?

    朱佑俭没有说话,坐在椅子上,一只手的手指,敲着扶手,脑子里好像是在想着什么。

    “好吧,这样,”朱佑俭说:“所有的成年男子,死了的,按贼来处理。

    如果是活着的,交锦衣卫严格审讯,穿着盔甲,会使用武器的,就全杀掉。

    妇女儿童,全部发放走,如何?”

    “陛下圣明!”

    众位大臣跪倒,开启了山呼万岁的模式。

    朱佑俭则是有些悻悻然,本来想杀个精光,可是,这丁启睿说的也不无道理。

    做狠人,不一定是做屠夫。

    “对了,丁爱卿,在齐化门外,树立一个碑亭,按一品大员的规格,

    将昨夜之事刻成碑文,传至后世,用以纪念刘宗敏。”

    “陛下,您是说,立碑表彰关将军,及您这三千铁骑打破二十万敌军之事吧?”

    丁启睿不敢相信自己所听的,哪有大战刚一结束,就为敌将立碑做传的?

    “不,就是给刘宗敏。”

    “为何?”诸大臣吃惊地看着朱佑俭。

    “因为,这刘宗敏实在是忠义,危急时刻,他可以为他的主子豁出性命,就凭这一点,朕就要表彰,纪念!”

    听了朱佑俭的话,所有的大臣把他们的头又低下了一些,为的是不让自己的陛下看出自己惭愧的表情。

    结束了朝会,回到了文渊阁后堂,朱佑俭仍旧在亢奋的状态之中。

    曾几何时,荣登大宝,指点江山,金戈铁马,只在梦境。

    现在,就是现在,这一切都实现了,可朱佑俭仍然好像在梦中。

    “传陆炫。”

    王承恩应诺,一炷香的时间,陆炫走了进来。

    “陆卿,那些与闯逆的奏折,都已经抄录了吧?有什么看法?”

    “启禀陛下,臣已经将那些暗通闯逆的大臣名单记下了,这些国贼,臣一定会全部处理的。”

    “好,不过,不着急,千万不要引发朝政混乱。”

    “陛下,这一点,可能会有些难。”

    “为何?”

    “第一,从书信中看,朝中大臣,几乎全部都与闯逆勾结,只是或深或浅的问题。

    第二,那些与李自成交往最密切的,反而是朝中的重臣。”

    听了陆炫的话,朱佑俭陷入沉思。

    虽然明朝末年,通敌的情况很严重,但他没想到,严重到如此地步,这个明朝真的是烂透。

    虽然朝廷官员不能都换了,可这些朝中重臣,必须换一换了。

    “

    “陆卿,你说的,朕知道。想当年,张献忠数次被围剿,可每每却能逃脱,为何?

    还不是朝中大臣劝说朕,接受张贼的投降,说什么不宜动刀兵,说什么可用张贼打李贼。

    后来朕才知道,原来,这些大臣是收了张献忠的贿赂。”

    “启禀陛下,之前,从锦衣卫得到的情报,确实如此。”

    “那为什么不报呢?”

    “因为当时的京城锦衣卫指挥使,也收了张献忠的钱了。”

    听了这个信息,朱佑俭并没有惊讶,他反倒觉得,如果锦衣卫指挥使没有收钱,反倒是有问题了。

    “有这些官吏在,张献忠、李自成定然是不可能被剿灭。

    你去查一下这些人,查查那些通敌之人的家底,懂么?”

    陆炫当然懂,在这方面,可是个天才。

    “君从故乡来,必知故乡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