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谋虎记 > 第200章 答卷

第200章 答卷(1/2)

    在座的都是参加考试的学子,年纪轻轻未见世面,最容易谈到一起。

    坐在卫思易前面的考生便是,转过头来,微拱手道:“在下杨澈,字扬清,不知可否有幸与小兄弟交个朋友?”

    卫思易常年住在山上,极少与人攀谈,但见此人彬彬有礼,也拱手:“杨兄客气了,在下卫思易,字文隐。”

    说完杨扬清朝左侧看去,介绍道:“这是程骏程茂淳,我朋友。”

    卫思易朝右侧看去,也朝他拱手打招呼。

    程茂淳回礼,并不言语。

    “我两人是从赵州来的,不知文隐何许人也?”问话的是扬清。

    卫思易答道:“何州。”

    杨扬清笑道:“何州啊,我知道,那可是个好地方。”

    三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其实是两人,程茂淳只是听着。

    时辰一到,考官进来,众学子起身立地相迎,“拜见座师。”

    人生最是难得的东西是幸运,今来有幸受考官监考,学子便都称上一声“座师”。

    两位主考官坐于上座,六位辅考官坐于下座,带刀侍卫站在两侧。

    众学子朝上拱手作揖。

    “坐!”礼部太监尖声喊,众学子恭谨坐下,双手垂于身侧,听闻卯册,旋即应到。

    “刘雎刘爱菊……”

    “陶宁陶维安……”

    “贾才贾子均……”

    “王禾王记昔……”

    “郑忌郑黎祯……”

    “杨澈杨扬清……”

    “程骏程茂淳……”

    “卫思易林文隐……”

    “孙成孙盼仕……”

    “……”

    两排侍卫捧着盒子进来,主考官当着众人的面从袖中掏出钥匙,打开盒子,取出考卷,由侍卫发放到各考生桌子上。

    发完卷,礼部太监踩着小碎步走到殿中,敲响警钟,三短一长,“铃声起,答卷始。”

    众考生执笔,书写着人生答卷,回复着十年寒窗。

    考完,礼部太监再次踩着小碎步走到殿中,敲响警钟,三短一长,“铃声落,答卷止。”

    收完卷,侍卫捧着盒子进来,答卷再次封入盒子,两位主考官锁上盒子。

    众学子起身,拱手作揖,送考官。

    考官在前,礼部太监陪同,答卷在后,御前带刀侍卫护送,一行人进宫交卷。

    考官、殿中带刀侍卫走后,众考生可自行离去,卫思易刚出殿门,新交的朋友便凑了上来,“文隐,文隐,如何?”问话的依旧是杨扬清。

    “尚可。”卫思易镇定自若,不慌不忙。

    “那你要去哪?”

    “回客栈。”其实卫思易自己也不知道要去哪,走走看看,没得看的就回客栈。

    闻言杨扬清说:“要不与我们一起去逛逛?”

    “不了,杨兄,程兄去吧。”卫思易是想去的,奈何囊中羞涩。

    杨扬清惋惜道:“那好吧。”

    卫思易回到客栈中,翻看行囊,只剩七两,定然不够接下来几日的开销。

    先前周启智给了他一封信,让他有困难就拿着信去找他爹。卫思易想着明天再去,所以今日看了会书早早地便歇下了。

    ***

    景泰殿内,紫炉生烟,珠帘浮动。

    龙案后端坐着一个中年男子,脸色略白,双目凝神,本就生得威严,乍一看还以为是地府阎王来索命。

    他不是地府主宰,而是这人间的最高统治者,也是那个弑父杀兄的云朝第二世云皇嘉云帝,韩奕韩圣奕。

    他听闻探子报半个时辰前考场状况,猛地站起来,摔了案上龙杯,怒道:“让左右相都回府闭门思过,至于学子——”

    “皇兄,”坐于一侧的齐王开了尊口,不咸不淡,“此事不如交由我刑部来办。”

    自嘉云始立,北疆便纷争不断,这三年来,有名的战役就不下十来场,单是齐王带领抗击的就有五六场,今上继位是北边的游牧民族最为猖狂,齐王亲自出军十数次,才终于让他们消停了些日子。

    但北疆人就那样,四肢发达,头脑却简单,只知道靠蛮力强抢硬夺,还好了伤疤忘了疼,不过停战半年,那边就坐不住了,无故挑起无数的小战役。

    估计是知晓中原王朝的稀奇,怕发动太大的会被韩家军碾压,就尽在天黑月暗之夜偷偷摸摸往稀疏地带进攻,规模不大,只抢东西,抢完就跑。

    刚出事时地方官认为事故不大,就没上报,后来边境人三番五次来扰,无法才将此事大书特书上报给了朝廷,像这种事情可想而知是被忽略了的。

    地方官每次关于此事上奏的折子都像是石沉大海,激不起一点波涛,更无半分回音,那时地方官远在北疆一写奏折无一不痛斥统治者昏庸腐朽无视边境人民,骂骂咧咧过了两年。

    某天突然收到了回信,称朝廷心忧北疆百姓,不日将派兵北上。收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