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寒门宰相 > 一千三百五十章 此盛世

一千三百五十章 此盛世(3/8)

后路过宣德门时差点撒在……裤裆里”

    “至今想来仍是好笑。”

    章越则道:“师兄这不好笑,无论过去好的坏的,都是咱们来时路。”

    “你看我们不知不觉,不也是走了这么一大段路吗?”

    顿了顿章越心道,只要灭了党项,朝廷每年所节约军资皆可补偿百姓!

    ……

    章越与郭林分别,之前文彦博和冯京都与他聊过求全不美的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打党项到了这个地步已是可以,不必一定要灭国。

    若是灭了党项,阿里骨势大夺取了党项的地盘,不是一敌已去,又添一敌。

    文彦博和冯京的意见对章越非常重要,因为当初逼高太后下台,舆论不利于章越。

    认为兵谏的事与章越有莫大的关联,他章越是一个野心家,要把持朝政。

    当然兵谏此事,章越不能往蔡卞,韩忠彦二人头上去推,不过自己确实有心纵容,甚至从设立三镇辅军一事,就有铺张开支,让朝廷不得不再变法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的意思。

    所以他请文彦博和冯京回朝出任平章军国重事,就是为了平息舆论。经过半年多执政,在朝中渐渐清理一些宵小,以及不利于自己的言路,现在朝堂上关于章越篡权的舆论早已是渐渐平息下来。

    同时章越也没有对高太后太难看,对于高公纪和高遵裕等人也补上了封赏。

    章越对向皇后更是着意笼络,如向皇后的兄弟向宗回,章越直接提拔为户部侍郎,兼判交引监。

    冯京和文彦博一意求稳,背后也是担心章越功高难制。

    现在章越与二人倒也是添了政见不合的问题。

    章越与保守稳重的文彦博,冯京在政见上,本就有很多南辕北辙的地方。

    原先有更激进的吕惠卿,蔡确,章惇等人在,大家矛盾还没那么明显。

    现在这几人走了,章越与二人的矛盾势必摆上台面,只是不那么激烈罢了。

    现在尚书省的吏部尚书是蔡卞,按照章越‘以义治国’的理念,以后太学出身的官员,将逐步替代朝堂上那些尸位素餐,不肯进取的官员。

    还是循序渐进,这时候意气用事不得。

    自己宰国不过半年,便是图此灭国之功确实太急了,再树立党羽有所根基再行此事。

    这一次党项奉降表,确实出乎自己的意料。

    他本想先用一到两年,缓缓打下定难五州,最后毕其功于一役。

    没料到才半年功夫,党项便上了降表,并主动割让三州。

    这让章越计划表大大提前了。

    党项这个民族就是这般,善于隐忍,在形势不利的时候肯委曲求全,到了形势有利的时候就伸展。

    历史上成吉思汗的蒙古七次攻伐,党项都是顽抗到底。

    最后一战才灭了党项。

    当时援兵四绝下的兴庆府,党项仍是坚守了半年。

    蒙古也是见党项这民族太过于难治,最后将之屠戮。

    想到这里,章越看向手旁的降表心道,暂且允他吧。

    但是他也不让党项好过,在对方受降条件上他决定加一笔。

    就是让李秉常改立李诈明为皇储继承人。

    李秉常不是有意立契丹公主所生的皇子为太子吗?

    我偏不许。

    立一帝废一帝乃是权臣手段,那么控制属国也是这般,那就是指定对方的太子。

    想到这个精通汉学,又貌似厚道的皇叔,章越就让他作一回梗。

    当然党项也会朝自己作梗,但大势在我,章越并不担心。

    事情到了这份上,党项还答允降伏,那章越也暂时不好动他。

    无论再如何有此打算,但事情一旦过头了,就是过犹不及。

    不要把人逼得太紧,狗急会跳墙。

    正想着时候,附近突然放起爆竹。

    章越微微讶异,掀开车帘。

    但见夜色的街道上,朱漆仪仗如赤龙蜿蜒,八名金甲班直高擎“肃静”“回避”牌匾开道,十六名紫衣亲兵手持画戟分列两侧。

    沿途百姓纷纷伏地跪拜,商贩们将新摘的花朵掷向车驾,花瓣如雨纷扬。

    章越笑了笑,不用猜了,这显然是如今知开封府兼翰林学士蔡京的手笔。

    一名太学生手持着平凉策道:“司空,你看见了吗?”

    “你看见了吗?”

    不少太学生甚至爬上槐树,只为目睹当朝司空的风采。

    月色如练,他已是来到府前。

    府邸前早已张灯结彩,三丈高的青绸牌坊上书写着‘功盖社稷’数字,此乃朝廷工部为他所建。

    章越不喜这些排场担心功高震主,不过下面的官员倒是一片【盛意】。

    章越也想你们既是盛意,我也不在乎什么身后名声。他也借着这盛意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