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寒门宰相 > 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稳扎稳打

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稳扎稳打(5/9)

越盘算了半天,他是不打算动蔡确,吕惠卿,章惇的。

    他们在变法中无疑显得更激进,但自己作为新党中务实的存在,这时候若落井下石对他们进行清算,那么新党的激进派一空,无疑自己的政策就会遭到抨击和指责。

    比如吕惠卿的手实法遭遇太多抨击批评被叫停后,自己的‘砧基法’就悄悄地上线运营。

    朝廷民间都一致称赞叫好。

    是砧基法好吗?不见得。

    只是吕惠卿之前做得太过了,所以才凸显砧基法好。所以蔡确,吕惠卿,章惇他们被彻底清算打倒后,那么自己的政策势必下一步就成为众矢之的。

    这个策略就如同,吕惠卿当年要打倒冯京时,自己保冯京一般。

    冯京倒了,吕惠卿下一个势必要对付自己。

    这时内侍来宣道:“皇太后延和殿宣见章相公!”

    章越从容起身赴延和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越边走,内侍便低声道。

    “范百禄,范纯仁又在太后面前弹劾吕惠卿,章惇,故皇太后召侍中商议。”

    章越点点头,内侍也是提前给章越通风报信,让他心底有个数。

    身为宰相不可能不与太后,天子身边人亲昵的。

    章越从容而行。

    宋朝大典礼一般在紫宸殿,而大起居多半在垂拱殿。

    今日章越刚在垂拱殿剖析大事,而今又往延和殿面见皇太后和天子。

    章越抵达延和殿时,谏议大夫范纯仁,中书舍人范百禄正在延和殿中。

    章越一看二人这般,便知二人一定要有个结果,一副不罢了章惇,吕惠卿誓不罢休的样子。

    皇太后依旧在垂帘后,天子则在垂帘之前端坐。

    章越瞧了天子御案上的那摞弹章,估计都是弹劾蔡确,吕惠卿,章惇的。

    “赐座!”

    内侍搬了一张交椅前来。

    这是章越,文彦博方有的待遇。

    皇太后当即对章越问道:“侍中,卿对吕惠卿,章惇二人相识否?”

    章越道:“臣在未及第前便与二人打过交道,也算是相识二三十年。”

    “如今可有往来?”

    章越道:“吕惠卿偶尔与臣书信有往来,章惇倒从不往来,不过臣兄与臣侄与他倒有往来。”

    吕惠卿与章越书信一月一份,而不是偶尔往来。

    两家过了这么多年,恩怨早已淡了。

    章实于氏与章惇也早恢复了联系,至于章直也是这几年与章惇开始往来。

    皇太后点点头,她对此事早已知情,但有些事总要下面的人来自己说才好。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乃人君或上位者必学之法。

    七术中就有挟智之术,拿已知的事故意去问别人,如此就会从获知隐情。

    皇太后道:“朝中对二人弹劾颇多,但老身也知二人颇多才干,办事得力。不知卿以为二人是如何?”

    章越想了想道:“昔王荆公曾言:‘惠卿之贤,岂特今人,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学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独惠卿而已。’”

    “司马光曾言,惠卿憸巧非佳士,使安石负谤于中外者皆其所为。”

    “先帝亦曾言,惠卿进对明辨,亦似美才,后又言吕惠卿,忌贤妒能、争强好胜、为事不公。”

    “至于章惇亦是毁誉参半。”

    “至于才干,臣以为确如皇太后所言。”

    范百禄手持笏板出列,肃然奏道:“苏辙曾与臣言,吕惠卿此人怀张汤之辨诈,有卢杞之奸邪,诡变多端,敢行非度。”

    “先前先帝驾崩,未得朝廷允许便私自出兵攻伐党项,激起边衅。”

    “朝廷需明法度。”

    章越道:“启禀皇太后,陛下,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方今国事多艰,河东防务全赖吕惠卿维系。臣虽与之有旧怨,然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人。”

    章越目光扫过殿中二臣道,“若尽易边帅,恐贻误戎机。“

    章越不是不能罢吕惠卿,只是眼下章楶为行枢密使总督陕西五路,那么河东经略使再换上自己人,朝廷肯定要觉得他造反了。

    所以只有让吕惠卿继续在河东经略使的位置上,自己才能完成灭党项大业。

    范纯仁闻言出班,沉声道:“吕惠卿借整饬边备之名,苛敛民财。”

    “这些年吕惠卿不断以加固河东为名,向朝廷要钱要人要人,颇有拥兵自重之意。这次还以朝廷的名义在河东私征牛皮税,十村九寨几无耕牛。”

    “甚至强征民屋充作营垒,河东百姓怨声载道。”

    “臣闻太宗朝时吕蒙正荐人三不用,章越不疾不徐道:“即骤贵者不用,寡恩者不用,刚愎者不用。只要吕惠卿不合此三论,臣以为姑且留之。”

    “吕惠卿虽苛酷,然边将临敌,岂能尽善?可削官示惩,观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