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官场智斗 > 第670章 风韵少妇在,闲坐说机关

第670章 风韵少妇在,闲坐说机关(1/2)

    下周一上班,我发现胡静不在。

    但发现卫生已打扫过。心想,到底是省级机关。人员素质高。以前我在开发区,提前赶到办公室的人很少。她起码比我早来十分钟。

    刚刚落座,陈放进来通知我,说在会议室开周前会。

    我还是第一次参加处里的会议,拿起一个本子,带上钢笔就走了过去。

    除了认识陈放,其他人还真不认识。

    沈处长向我招招手,示意我坐到他身边去。

    我坐下,他附耳道:“你新来,个人情况就由你自己介绍。这是老传统。”

    我点点头。

    处里有七八个人,全都进来了。

    沈处长向大家介绍我,说郝晓东同志挂靠在我们处,以后的工作是为省领导服务。但工资发放、奖金补助、评先评优都在我们处里。

    我估计大家早就知道了。

    沈处长说完,又向我介绍了处里的同志。他说一个,我就与被介绍的相互点点头。

    最后,沈处长对我说:“你也讲几句吧。”

    我说:“非常高兴成为处里的一名新兵。名字大家都知道了,个人情况呢,我也简单介绍一下,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四水市政府办,干部培养中心,卫生局,开发区等单位工作。

    这次调到政研室来,以后多向同志们学习。处里分配我的工作,一定完成。”

    大家也知道我说的是几句场面上的话。会议很短,不到二十分钟就散会。

    回到办公室,胡静问道:“你们处里开会?”

    “嗯,大家互相认识一下。我也要表个态,能够做的工作,我也为处里做一做。”

    她吃惊地望着我,问道:“以后,你天天围着书记转,还能为处里做什么工作?”

    我说:“跟着书记到省直单位或者地市考察,我也可以对看到的,听到的,自己思考的,写出文章交给处里的《省情研究》,能够发出来就是为处里做的一份工作嘛。”

    她恍然大悟。然后指了指杯子:“我已泡了茶。”

    我笑道:“以后我自己泡就行了。”

    她说:“不就是举手之劳吗?泡一杯是泡,泡两杯也是泡。”

    我笑笑:“谢谢你上周五的安排。”

    她说:“不值一提,你以后有什么安排,打个电话给我就行了。你的编制放在政研室,你的办公室经费,财政也按人头拨给了我们,你不用白不用啊。”

    经她这么一说,我心想:对啊,我也有自己的办公经费,接待费啊。而且比一般干部还高。胡静说得好——不用白不用。以后来了客人,我大大方方到外面请客。

    有了胡静,机关这把锁,我正在慢慢解开。

    机关与下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就是日常工作都差不多,不同的是经费更宽绰。不用那么小气。

    与胡静聊了一阵天,她有事出去了,我打了一个电话陈放,说前面的资料基本看完了,请他送一套处里编的《省情汇报》合订本。

    一会儿,陈放就送了过来,他笑道:“可以看,但领导批示不能作笔记,也不能外传。”

    我点点头。

    他走后,我就慢慢读起来。

    领导批示,我不能抄下来,但其他内容,我可以抄嘛。

    这些资料是我平时基本接触不到。

    内刊有几种方式。一种是非常机密的,只有常委一级领导阅处。另一种就是省级干部阅处,第三种就是厅级干部阅看。

    阅看与阅处是两个概念。阅处,就是可以在上面签述意见。阅看就是读一读,了解内部。

    不过,不管送哪级干部阅看,编辑部的同志都是第一读者,什么都知道。

    通过阅读,我才明白,原来有很多过去我所不知道的内幕,这上面都有。而且领导们都作了详细批示。

    翻到后面,我突然看到一份《关于四水市开发区违纪问题的深度思考》,吓得我的心一紧。左顾右盼之后,确定办公室唯一的同事胡静不在之后,才迅速读起来。

    这份调查报告,是周林被抓之后写的。

    但政研室的人什么时候到了四水,我是一点也不知情。

    文章倒是很客观。对开发区周林等人的情况写得很详细。我读了一遍,再读一遍。主要是搜寻关于我的内容。

    作为开发区的副手,第二位主要人物,这上面倒是没有半个字。也就是说,无论好坏,根本没有提及我。我悬着的心才落回去。说明这份调查材料很严谨,只是就事论事。

    别的文章,都有领导批示,那么这篇文章的批示在中哪儿呢?我再往下翻。

    下一页就是领导批示的复印件。

    我的心再度扑扑直跳。文章中没写我,但批示中如果点我的名,那更糟糕。

    省纪委书记、省长、省委书记的批示全在上面。我一字一句地读。

    省纪委宋仲生书记的批示比较中性——“联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