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爷!真的假的?撒钱?”
“千真万确!我表姐的丫鬟亲眼所见。那铜钱,跟流水似的往外倒!看上什么买什么,眼都不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魏驸马…他…他也太…太豪横了吧。”一个穿着鹅黄衫子的小娘子捧着脸,眼睛亮得惊人。
“太有气魄了!”
翌日。
当长乐号补充完给养,准备再次启航驶向汴州时,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出现了。
皇家船队后面,远远缀上数十艘大小不一,装饰华美的画舫、楼船!
船上挤满闻风而来的洛阳贵女小娘,以及她们的家丁仆役。
贵女小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倚在船栏上,目光灼灼的盯着长乐号。
每当那个偶尔出现在顶层甲板、月白长衫被河风吹拂的潇洒身影时,她们发出一阵阵惊呼。
“快看!是魏驸马,是才情无双的魏驸马。”
“啊!他刚才好像往这边看了一眼!啧啧啧,真的好帅气呐。”
“天哪,他摇扇子的样子…真好看!”
“好想登上长乐号逛逛,也不知魏郎君是否会答应。”
…
莺声燕语,随风飘来,让巨舰上的气氛更加微妙。
李世民的脸,从离开洛阳起就一直是黑的。堂堂帝国皇帝,在洛阳贵女小娘们的眼中,竟然啥都不是。
离谱,实在太离谱了!
李世民站在船头,看着两岸沃野平畴。原本令他心怀畅达的景象,此刻却只觉得心烦意乱。
身后船舱里,嫔妃们兴奋地展示着在洛阳采购的“战利品”。
各色绫罗绸缎铺满了软榻,珠光宝气几乎要晃瞎人眼。
空气中弥漫着浆水味和浓郁的脂粉香。嫔妃、公主们清脆的笑闹声时不时传来,谈论着扬州又有哪些好玩的、好吃的。
“奢靡,无度!”
李世民从牙缝里挤出四个字,猛地一掌拍在坚硬的船栏上,震得掌心发麻。
想起自己为筹措军费,连宫中用度都一减再减,连心爱的骏马都舍不得多添几匹精料。
而这混小子,竟用百万贯铜钱,就这样哗啦啦地撒向民间。
是为了博观音婢一笑?
还是为了那点可笑的“财气”?
简直是在用钱抽他李世民的脸!每一枚花出去的铜钱,都像是在嘲笑大唐天子的窘迫!
长孙皇后端着一盏温热的参茶,走到他身侧,“二郎,还在为玉儿撒钱的事生气?”
“观音婢,你难道不觉得这太过了?”
李世民声音低沉,压抑着怒火,“一百万贯!足以打造多少兵甲?购置多少粮草?
他倒好!一路走,一路撒。引得那些商贾趋之若鹜,连勋贵家的小娘子都失了体统,追着船跑。成何体统,又像什么样子?前隋之鉴不远啊。”
长孙皇后将茶盏轻轻放在一旁的矮几上,语调轻柔:
“臣妾初时也觉得玉儿太过张扬。可二郎仔细想想,一路行来凡船队停靠之处,市集是何等景象?”
李世民皱眉,回想洛阳东市那万人空巷、摩肩接踵、商贩们脸上因狂喜而涨红的画面,那确实是他从未见过的民间“繁荣”。
“商贾云集,货品如山,百姓脸上带笑,交易之声鼎沸。”
长孙皇后缓缓道,“玉儿撒出去的是钱,可这些钱,并未消失。
它们从皇家流入商贾之手,商贾进货、雇工、扩大经营,钱又流入工匠、农夫、脚夫、船工的口袋。
一层层流转,如同活水。一路行来,臣妾观沿途城镇码头货栈繁忙,船只往来络绎不绝,远胜往年同期。此乃…钱动而市兴?”
她顿了顿,看着李世民若有所思的神情,继续道:
“再者,玉儿此举,固然引得那些小娘子们追逐,看似荒唐。可二郎想想,这些贵女小娘,她们家中的父兄,掌握着多少田庄、商铺、作坊?
她们的喜好,往往引领着长安、洛阳乃至整个大唐闺阁的风尚。
她们追逐玉儿,何尝不是在追逐玉儿所代表的挥洒千金、点石成金的‘财气’?
勋贵间的奢靡之风兴起来,于商贾、于百工,或许是莫大的激励。”
李世民沉默了。
他并非蠢人,只是被刺眼的金光,和魏叔玉败家子的做派气昏了头。
想起魏叔玉在曲江苑时闪烁的精光,想起他坑自己十万贯时的狡黠。这混小子行事看似荒唐跳脱,每每却总能在意想不到处,撬动更大的局面。
难道这…这次漫天撒钱,也藏着他还没看透的玄机?他下意识地望向顶层甲板,魏叔玉那混小子正与长乐、高阳、魏小婉、城阳等公主,一同看着新编排的戏曲。
侧脸在阳光下带着漫不经心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