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以后寺院生活恢复正常。
阳朝时代也有一个故事讲到了生姜。
有一次苏轼和他的文友姜志之在一起喝茶聊天时玩起了文字游戏。
苏轼提议:“我们就用坐在这里的物品起个药名吧!” 姜志之表示赞同。
沉思一会儿他说:“你就是药名。”
苏轼不解其意。
对方笑着说: “不是‘苏子’吗?” 苏轼立马回应道:
“那你也是!不是厚朴就是半夏。” 对方困惑不已追问为何。
苏轼解释说:
“若非半夏或厚朴,何须姜志(制)之!” 听罢姜志之拍案叫绝连连称赞。
原来,在中药炮制方法中有净选、切片等多种手段,其中生姜炮制法就是其中之一。
江木准备选取几个特性对生姜进行改良。
“帮我从种子库挑一些生姜种子过来。” 江木吩咐秘书说。
“行,老板。” 很快生姜种子就给拿来了。
他先想让它长快点。
一般情况下,从种下到收成得要6到10个月。
虽然时间有点长,但正常种植也没啥问题……不过神农集团的作物都是速生型的。
生姜也不例外。
江木选了速生属性。
这样一来,生姜的生长周期可以缩短到7天,非常厉害。
紧接着,江木皱起眉头,认真地说:“抗病性也很关键。”
他知道,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病害是一大威胁。
于是,他又操作设备,把抗病性加进去。
在他想象中,这颗种子像是被一层透明防护膜包裹着,任何病毒和虫子都靠近不了,即使碰上姜瘟病或根结线虫病也能安然无恙。
“然后,是环境适应力。”
江木眼神里闪过一丝期待。
一边操作,一边心里想着这颗种子在全球各种恶劣环境下都能顽强生长的样子。
无论是冰天雪地的极地、酷热干燥的沙漠还是湿漉漉的雨林,生姜都能扎根发芽茁壮成长。
当这个特性加进去的时候,他好像看到种子基因里多了一套自我调整适应各种极端环境的机制。
搞定了这几个关键点后,江木的眼神温和了许多,轻声说:“味道也不能马虎,要让消费者爱上它。”
他再次弯腰操作,选择了口味属性。
脑海里描绘出的新品种生姜,不仅有传统生姜的辛辣,还带点甜甜的清新香味,无论做菜还是饮料,都会让人念念不忘。
最后,江木靠在椅背上,深深吸了口气,“作为药食两用的生姜,增强药性同样重要。”
他之前和医疗专家讨论的结果现在派上用场了,他在设备上准确选择了药性属性。
似乎看到改造后的生姜,姜辣素、姜烯酚等活性成分含量大大增加,更好地抗氧化、消炎、杀菌,为人们健康护航。
一切搞定后,江木起身活动活动筋骨,望着窗外蔚蓝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这颗小小的生姜种子,背负着他与团队的梦想,也将为神农集团翻开新的一页。
下一步就是把这些具有新特性的种子送去试验田栽种。
……
林奇刚结束一天忙碌的工作,正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时,手机响了。
见是董事长江木打来的电话,他心里一紧,赶紧接起。
“林奇,明天一大早来我办公室,有个重要任务交给你。”
江木声音干脆利落。
第二天,林奇早早来到江木办公室。
江木将改进后的生姜种子递给林奇,神情严肃中带着期待:“这是我花心思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关系着神农集团的未来,你一定要好好种,别出差错。”
林奇双手接过种子,感觉责任重大,用力点头道:“放心吧,董事长,我会全力以赴!”
回到试验田,林奇立刻召集全体成员,展示了这批珍贵种子。
大家围了过来,目光中充满好奇和兴奋。
“这种子拥有速生、抗病、广适性强、口感好和高药性的神奇特质啊!”
一位年轻成员忍不住惊叹道。
林奇清了清嗓子说:“这项工作很重要,咱们从现在起就要把这些种子当作宝贝,确保它们有最好的生长条件。”
按计划第一步是要改良试验田土壤。
林奇带领团队仔细检测了土壤的酸碱度和肥力等指标。
结果发现,这片土壤偏酸性,对生姜生长不利。
于是,他们开始往土里加适量石灰调节酸碱度。
林奇时刻关注着土壤变化,每加一次石灰都要重新检测,确保达到最适合生姜生长的状态。
土壤处理完后,便到了播种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