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第一后勤大师,萧何算什么? > 第519章 曹丕献土

第519章 曹丕献土(1/2)

    成都王府,夜色已经很深,但是有一个人却无法入眠。那就是继承了曹操位置的继承人,从一开始就在争取蜀中世家支持,表现出亲和力的曹丕。

    他的策略没错,蜀中世家现在确实是团结在他的身边,并且将他推上了那个他朝思暮想的位置上。

    但是,这一切都是有代价的,命运从来不会没有理由的馈赠。人性就是这样,只要利用的好,人性是高尚的,利用的不好人性就是卑劣的。

    而曹丕现在得到了馈赠,,就不得不面对人性卑劣的一面了。

    那就是几乎所有的蜀中世家,包括部分曹氏家族,都希望议和,都希望蜀中能够安定下来。

    如果曹操在,他的屠刀锋利无比,这些蜀中世家是绝对不敢冒出头来得。但是如今,那位枭雄已经死了,曹丕作为一个聪明人,自然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他父亲的程度。

    所以,最终曹丕不情不愿地派出了蜀中世家的代表张松出使邺城,去与刘备谈判。而他自己,只能是坐在成都的王府里,感慨自己的命运。

    战场上,随着汉中被拿下,刘备军张飞所部遴选了三十个营的精锐继续进攻,配合关羽所部进攻巴郡,要南北并进,一鼓作气拿下蜀中。

    只不过,在蜀道难的情况下,实在是难以出动数量巨大的军队。就为了这三十营的后勤,刘备军雇佣民夫的总数就超过了三十万,对于刘备军的人力和财力压力都很大。

    当然,因为给刘备军运粮是给钱和物资的,农民们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倒是能够满足前线的需求,而不是征夫那种绝望的状态。

    但是,进度嘛,只能说在秋收之前肯定能够入蜀。至于打到哪里,那可就不一定了。张飞对此很着急,倒是刘备和顾南行不是很急,随着汉中之战结束,很多躁动的人都已经冷静下来,刘备军的胜利是反叛代价的最好说明。

    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军不但有了更多的机动兵力,更是有了更足的底气应对那些新归附地区的叛乱。这让入蜀战役可以从一年延长到更久。

    终究,蜀中总归不是很大的地方,益州虽大,但是山川相连,唯有成都一带乃是天府之国。可是,成都一带的面积比起中原,甚至是江东,都是很小的一片。

    面对倾国之力的消耗,蜀中绝对消耗不起,从各个方面来说,皆是如此。

    就在这个情形之下,张松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6年)九月初一来到了邺城,被刘备和顾南行等朝中重臣接见。

    张松此人顾南行当然是知道的,他曾经给刘备献上西川地形图,如今又是他来到刘备面前谈西川之事。顾南行对此只能感慨命运的奇妙,以及如今天下的形势真的变了。

    而张松此人这一次面对刘备,就没有了传说中那种放浪形骸的做派,大概是因为他已经失去了挑挑拣拣的空间。

    更重要的是,张松带来的情报也并没有那么重要,在战争之中,所谓的西蜀布防图根本就没有那么重要。将军们对部署都是在时刻调整中的,岂会一直按照一张破图去指挥打仗?

    唯独,刘备对曹丕提出的献土计划倒是有点兴趣。不得不说,按照曹丕的计划,这场战争会更快结束,而刘备军也可以更早的投入到压制全国的计划之中。

    顾南行推行新制度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要做,至少在刘备看来,这位自称是要隐退的顾相,怕是这辈子都很难成功隐退了。

    无他,他要做的事情太庞大了,好在自己的继承人,就是顾南行培养长大的,对于顾南行的理念很认同,可以继承自己的衣钵,把这些继承下去。

    于是乎,刘备派出了诸葛恪和张松一起前往蜀中与曹丕谈判,底线是不能超过孙坚的待遇。

    而实际上,曹丕所要的也无非是这件事情而已,双方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不得不说,曹丕很会谈判,比起军事,他更擅长政治,也未尝不是一个人才。只是,按照他自己的意愿,他只希望留在蜀中继续与蜀中世家玩争夺权力的游戏。

    对此,顾南行也表示理解,反正从他得到的信息看,曹丕那个饮食习惯,怕不是什么长命之人。

    不过,曹丕倒是很识趣的把自己的儿子曹睿和曹操的幼子曹冲都送到了邺城,给刘备军当质子。

    顾南行自然是来者不拒,把他们安排到自己创办的学府之中,先进行一些培育,看看他们擅长什么,再分配职位和工作。

    事实上,这些人应该都是很好用的人物。你看那个孙权,在荀攸手下真的是人尽其才,做事效率惊人,堪称是天生的人力资源小能手。

    对于这两位名声在外的曹家子弟,顾南行也颇为期待,不知道他们将会怎样。

    而且,对于曹丕顾南行还是有所愧疚的。因为顾南行自己已经着手编纂《典论》了。他有野心要重塑文化,自然是不会放弃这项工程。如此一来,原本主持这个事情的曹丕,自然是无缘此事了。

    而且,与其他方便刻印的教材一样,顾南行也要把这个刊刻出来,让天下学子都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