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 第390章 诸葛亮托付遗志

第390章 诸葛亮托付遗志(2/2)


    朝堂之上,又因是否继续北伐,继承丞相遗志,引发了一场激烈争论。

    往昔朝堂平静,皆因有诸葛亮这般经天纬地之才,受先主重托,威望极高,方能镇住各方势力。

    如今诸葛亮一去,朝堂之上顿时暗流涌动,各种势力纷纷露头。

    蜀汉朝堂不大,却分为四股势力:

    其一为追随先主的旧臣派系;

    其二是以丞相为首的荆州派系;

    其三是益州本土派系;

    其四则是姜维所属的归降派系。

    姜维知道他作为降将,在朝堂之上根基尚浅,威望不足,归降系更是势单力薄,几乎毫无话语权。

    因此,主事的乃是两位将军,受丞相临终嘱托,掌管朝中大事。

    自此,蜀汉权力格局也发生变化,由丞相总领军政,变为蒋琬与费祎分掌文武大权。

    而这两人,在北伐一事上,意见截然相反。”

    “蒋琬认为,北伐乃蜀汉既定国策,丞相遗志不可废,必须延续。

    可费祎却不以为然,

    他觉得丞相如此雄才大略,北伐尚且未能成功,

    如今蜀汉国力有限,他们也不如诸葛亮远矣,继续北伐不过是劳民伤财。

    他主张放弃北伐,裁减军备,只求保境安民即可。”

    “姜维却知,蜀汉一旦放弃北伐,曹魏得以休养生息,以其强大国力,不出数年,双方差距必将越拉越大。

    届时蜀汉再想克复中原,无异于痴人说梦。

    姜维挺身而出,极力反对费祎的主张,言辞恳切,据理力争,反复陈述丞相北伐方略的重要意义。

    怎奈朝堂之上,赞同费祎观点者众多,这些蜀中贵族,只顾自身利益,害怕战争影响安逸生活,只求偏安一隅,根本不顾及蜀汉长远未来。

    姜维虽据理力争,却因身份尴尬,招来诸多嫉恨。

    朝堂之上,众人虽未直言,但那一道道不善目光,如芒在背,让姜维清晰感受到众人敌意。

    ‘不过一介降将,也敢在此妄言朝堂大事!’

    ‘昔日有丞相护着他,如今丞相已去,他还能如何?’

    面对种种冷言冷语,姜维不为所动。

    他以丞相口吻,引经据典,一次次上书陈词,力主北伐。

    然而,他的努力终究未能改变局势。

    最终,姜维被朝堂诸臣排挤,外放至边境,担任刺史。

    名为戍守边关,实则是将这个主战派远远逐出朝堂中枢。

    由此观之,姜维北伐时的条件,比之诸葛亮恶劣了不知多少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