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 第376章 宋朝最后一个忠烈,文天祥

第376章 宋朝最后一个忠烈,文天祥(1/2)

    王安石的才华毋庸置疑,但他的结局却令人唏嘘不已。

    观众们议论纷纷,尤其是对“青苗法”很是感兴趣。

    不过这种事情恐怕会动到某些人的利益,所以权贵、官员们反而都不敢开口谈论。

    休息片刻之后,下一位被盘点者缓缓登场。

    光幕缓缓亮起,

    观众们这才看清,视频里的画面,竟然是监狱内的牢房。

    寒风裹挟着细雪,在牢房的铁窗外呼啸。

    一位披头散发的中年男子,此刻正靠在冰冷的石墙上,听着远处传来的更鼓声。

    牢房里的油灯早已燃尽,

    只有一缕月光从高处的铁窗斜斜地照进来,在地上投下一道惨白的光痕。

    三更已到,脚步声由远及近。

    他知道,

    这将是他在人间最后的一个夜晚了。

    他伸手摸了摸身上的囚衣,已经破旧不堪,但依然整洁。

    三年来,

    他每日都会将衣冠整理得一丝不苟,

    即便在这暗无天日的牢狱之中,也要保持一个士大夫应有的体面。

    “文丞相,该上路了。“

    狱卒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几分敬畏。

    文天祥缓缓起身,整了整衣冠。

    他的动作很慢,仿佛在进行一场庄严的告别仪式。

    牢门打开,几个狱卒举着火把,恭敬的站在门外。

    火光跳动间,将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在潮湿的石墙上扭曲变形。

    文天祥的目光越过他们,望向监狱走廊尽头。

    那里,一队元兵早已等候多时。

    他迈出牢房,脚步依旧稳健。

    三年来,元朝多次派人劝降,许以高官厚禄,但他始终不为所动。

    忽必烈甚至亲自召见,许以丞相之位,他却依然昂首答道:“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走出监狱,寒风扑面而来。

    大都的冬天比江南冷得多,文天祥也感觉得自己现在的脑子,格外清醒。

    刑场设在城南的柴市。

    在前往刑场的路上,他看到街道两旁挤满了百姓。

    他们沉默着,眼中饱含泪光。

    刑场上,刽子手已经准备就绪。

    文天祥走上刑台,抬头望了望天色。

    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他的生命却要在这里终结。

    “文丞相,可还有什么遗言?“监斩官问道。

    文天祥转身面向南方,那里是临安的方向,是故国的方向。

    他整理衣冠,郑重地跪下,叩了三个头后,这才说了一句:“臣报国至此,死而无憾。“

    起身时,他看到人群中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张千载,他的老仆。

    三年前他被俘时,张千载就一直跟随左右,即便入狱后也时常来探望。

    此刻,张千载正跪在人群中,泪流满面。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朝老仆点了点头,

    然后转向刽子手,淡然说道:“请。“

    刀光闪过的那一刻,文天祥仿佛看到了临安的西湖,看到了江南的烟雨,看到了他一生为之奋斗的大宋山河。

    他的嘴角带着一丝笑意,仿佛不是去死,而是去赴一场期待已久的约会。

    鲜血染红了刑台。

    在没有人注意到那一刹那,

    文天祥的囚衣内襟忽然掉出一张沾满血迹的纸。

    视频镜头迅速拉近,

    观众们得以看清这张纸上文天祥用他自己的鲜血写下的一段话,和一首诗!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

    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此页一出,

    宋朝的观众们,无不掩面而泣。

    “我大宋,亡了……”宋太祖赵匡胤盯着光幕,喃喃自语。

    宋仁宗默然不语,最终缓缓闭上双眼,流下两行清泪。

    宋徽宗面红耳赤,而后对着光幕躬身行礼道:“朕的错,朕来补!”

    宋高宗赵构却撇过脸去,不屑的说了一句:“腐儒……”

    以血写就的《正气歌》缓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