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 第319章 黑衣之后再看白衣

第319章 黑衣之后再看白衣(2/2)

 因此逐渐从公众视野中淡出。

    直到天宝中期,李泌突然向李隆基上书,并直截了当地指出了当时的朝政弊端。

    李隆基随即召见李泌,并授予他翰林待诏的职位,命其前往东宫辅助太子李亨。

    李亨对李泌极为敬重,常尊称其为‘先生’。

    但严格来讲,翰林待诏只是文学侍从,并不算是真正的官职。

    因此,李亨与李泌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布衣之交’。

    几年后,李泌因一首《感遇诗》触怒了奸臣杨国忠,旋即被逐出京城。

    此后,李泌便隐居于河南嵩山,再次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

    曾经辉煌无比的大唐王朝,顷刻间土崩瓦解,

    唐玄宗父子,不得不放弃长安,向南逃亡。

    在马嵬坡下,

    未来的唐肃宗李亨与现在的唐玄宗李隆基分道而行。

    李亨北上灵武后,他首先想到的是请他的‘先生’李泌出山辅佐。

    于是,他立刻派人前往嵩山寻找李泌,希望他能够前来协助自己,出谋划策。

    李泌在见到使者后,便毫不犹豫地决定出山,并日夜兼程赶至了灵武。

    从此,李泌便以布衣之身留在李亨身边,为他筹谋划策。

    在这期间,唐肃宗李亨多次想要授予李泌官职,但每次都被他婉拒。

    最后,李亨任命李沁为侍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

    而这‘侍谋军国’,其实是李亨专门为李泌量身定做的官职。

    李泌这才勉强接受了这一职务。\"

    “李泌之所以拒绝担任官职,这背后有多重原因。

    首先,便是源于他闲云野鹤般的性格。

    他一贯鄙视世间的虚名浮利,尤其对那些为了权力和富贵不择手段的钻营行为深感不屑。

    因此,即使他选择出山协助李亨,也希望自己能保持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不愿被功名利禄所束缚。

    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李隆基执政后期出现的‘君轻爵位’而‘人觊贵宠’。

    这意味着,由于皇帝滥封滥赏,不珍视朝廷的爵禄,导致百官们只知谄媚皇帝,一心追求富贵和荣宠。

    李泌想做的,就是铲除天宝的这种政治积弊。

    他试图通过自身的行为,来为肃宗朝廷的文武百官树立榜样。

    ‘人不以官位为贵而贵有功,不以虚名为荣而荣有实’,便是如此。

    同时,他还希望在唐肃宗李亨的朝廷中,培养出一种‘珍惜爵赏,不贪图荣利’的健康风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