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 第296章 嫌隙渐生,韩信的悲剧或许早有预兆

第296章 嫌隙渐生,韩信的悲剧或许早有预兆(2/2)



    汉政权便进一步任命张苍为“代相”,

    以期全面接管代地。

    所以,按照之前攻取代地的先例,

    新占领的赵国应由汉政权指定的“赵相”来管理。

    然而,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

    在汉政权还没有发话之前,

    作为赵国实际掌控者的大将军韩信,

    却主动向汉政权中央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韩信的建议也是直截了当:

    那就是,他希望刘邦能够恢复赵国的诸侯国地位,

    并推举原常山王张耳出任新的赵王。

    众所周知,

    张耳乃是韩信的得力助手、心腹大将。

    这一建议,

    无疑暴露了韩信,并不愿将赵地完全交予刘邦控制的内心真实想法。”

    “呵呵……韩信就是军事满级,政治白痴。”

    “功高震主了啊大哥!你这么搞,不是把自己往死里逼吗。”

    “所以比起韩信,我还是觉得李靖应该排第一的。”

    “确实,李靖在政治和治理地方方面,比韩信强了不知多少倍。可惜这个榜单是‘历史军神’榜啊!”

    “唉……好像看看那些被历史埋没的人才啊!”

    “……”

    视频继续直播,

    “刘邦在韩信提出封张耳为王的建议后,

    并未立即作出回应,

    这其实也能看出刘邦的犹豫不决,以及心中对韩信的不满。

    然而,由于当时项羽正率领西楚军队猛攻荥阳,

    刘邦无暇顾及赵国的事务,

    只得默许韩信进一步巩固对赵国的控制。

    可这种情况实为大忌!

    不知韩信是真的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还是他已经洞悉了其中利害,却并未放在心上。

    韩信的骄傲与自信(也可能是真的政治白痴),由此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

    西楚军队一直在荥阳一线,对刘邦军展开持续且猛烈的输出,

    甚至一度将刘邦军队打回了关中。

    刘邦回到关中后,随后绕道武关,转至南阳郡,

    但很快就又被打回到了成皋一线。

    在刘邦灰头土脸的的关头,

    身处赵国的韩信和张耳,本应率军前来增援的。

    但不知为何,

    他们的援军却迟迟未至,

    这无疑加剧了刘邦的困境,也加重了刘邦心中的疑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