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崔之所以如此果断,是因为他深知,此时处于奄奄一息状态的荀阳子突然间表现出如此反常之举,背后必定只存在一个可能的结果——兵解!这个认知让林崔心跳骤然加速,额头上也不禁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他竟然要兵解!”林崔瞪大双眼,满是惊恐与难以置信。要知道,圣人级别的兵解可不是闹着玩的,其所引发的威力堪称毁天灭地。林崔心里很清楚,一旦荀阳子完成兵解,别说是这座城市恐怕会瞬间被夷为平地,就连那巍峨耸立、威名赫赫的真武万剑山,都极有可能被硬生生地掀去大半山体。更不用说他们这些距离荀阳子如此之近的修道者们了,稍有不慎便会灰飞烟灭,魂飞魄散。
想到这里,林崔不敢再有半分耽搁,拼命运转功法,只求能尽快恢复些许法力,以便能够施展出有效的防御手段来抵御这场可怕的灾难。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一刻都显得无比漫长和煎熬。
“果然啊,儒家的都是犟骨头。”
先前那两个老头低声喃喃自语着,继续开口说道。
他显然清楚的知道那荀阳子将要兵解,但究竟为何会做出如此决定呢?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显而易见,他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儒家啊!
倘若对叶镇出手的并非其他势力,或许他也就不至于走到这般绝境了。
然而事已至此,既定的结局已然摆在眼前,所以他别无选择,唯有兵解一途。
其一,此举乃是为了避免让儒家沦为佛、道两教眼中必然舍弃的棋子。
须知长久以来,儒家和道教始终保持着一种合道的态势。
可现今儒家却隐隐有偏向佛教之意,如此局面岂不是自寻死路吗?
面对此种状况,世间众人将会作何感想?
道教方面又将如何看待此事?
天下人是否会认为儒家已然抛弃了读书人的铮铮傲骨呢?
若是真到了这般田地,就连那所谓的三四之争恐怕都无需再争下去了。
因为兵家定然能够顺势而上,取而代之。
其二,暂且不论这位姑娘到底隶属于何方势力,荀阳子实在不忍心眼睁睁地看着她因自己而丢掉性命。
既然横竖都是一个必死之局,那么倒不如让自己死得更有价值一些,也算不枉此生吧。
因此,对于当前的局势而言,兵解无疑成为了最为理想的结局和抉择。
毕竟,在如此错综复杂、千头万绪的状况之下,想要寻得其他更为妥善的解决办法已然如同海底捞针般艰难。
而兵解,则犹如一道划破黑暗夜空的闪电,瞬间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至于他们为何按兵不动,未曾出手干预,想必也是因为洞悉到了这其中深藏不露的因果关联。
正是基于这种透彻的理解与洞察,他们方才毅然决然地决定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任其顺势而为,不做过多的干涉与阻挠。
这样的决策看似无为,实则蕴含着高深的智慧与谋略,其实说白了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布局罢了。
就在这一刹那间,半空之中的荀阳子面色冷峻,鼻腔里发出一声重重的冷哼。
那声音仿佛穿越云霄,震慑人心。
他宛如从天而降的仙人,衣袂飘飘,居高临下地俯瞰着下方的一切。
只见他缓缓地盘膝坐下,双手平放于膝上,动作优雅而轻盈,仿佛与周围的天地融为一体。
荀阳子微微闭上双眼,口中开始喃喃自语起来。
随着他嘴唇的轻动,那最后的两句话如同一股清泉流淌而出。
虽然声音不大,但却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个人的耳中。
每一个字都似乎蕴含着无尽的深意和力量,让人不禁为之侧目。
“果然呐,还是躲不掉下山必死。”
“叶镇,我儒家不会放手!”
“哼哼,天道,老夫就是不服,死也不服!”
就在那一刹那,当话音刚刚落下之际,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发生了。
只见那荀阳子如同闪电一般,化作一道耀眼夺目的白光。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着四面八方轰然炸裂开来!
转瞬间,整个万剑城都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
城内众人纷纷施展出浑身解数,瞬间祭起强大的防御罩,试图抵御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然而,那股爆炸产生的威力实在太过巨大,简直超乎想象。
而身处爆炸中心附近的叶镇更是首当其冲。
尽管他拥有着六道兵盾作为坚实的防御,但在如此恐怖的冲击力面前,也显得不堪一击。
只听得“砰”的一声巨响,那六道兵盾竟然应声破裂,叶镇整个人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一样。
被狠狠地抛飞出去,眨眼之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