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碟战,我能分辨日碟 > 第193章 礼物

第193章 礼物(4/17)

长的天线。多长?至少几十公里!没看错,单位是公里!天线需要几十公里那么长!在这个年代,怎么可能实现?

    “娜塔莎……”张庸欲言又止。

    “你说。”娜塔莎其实很爽快。

    只要谈工作。

    怎么谈都行。

    “那个。”张庸略微斟酌,组织词语,“这个电台有多大?”

    “至少有这个房间这么大。”娜塔莎回答。

    “它的天线有多长呢?”

    “很长很长。可能有几百米吧!”

    “这么长?”

    “是的。必须这么长。”

    “那……”

    张庸挠头。

    表示困惑。

    这是他的人设。不能知道的太多。

    你一个上海滩土生土长的小人物,如果连长波电台都知道,那也太专业了。

    分分钟被娜塔莎怀疑。

    这个女人似乎很专业。

    事实上,听娜塔莎的口气,这个电台,应该和后世的长波电台有区别。至少,规模没有那么大。技术也没有那么先进。此长波可能非彼长波。德国人的U型潜艇那么厉害,好像也无法海底通讯。

    “房间这么大?”

    “对。”

    “天线有几百米长?”

    “对。”

    “传播距离有多远?”

    “不是远不远的问题。是非常特殊的信号。肯定是为了联络战舰的。”

    “短波电台不行吗?”

    “也可以。但是长波更加稳定。不受干扰。”

    “明白了。”

    张庸点点头。似懂非懂。

    这倒不是装。而是真的不懂。大功率短波不行吗?

    30w的短波电台,已经能够将信号传遍整个地球。难道还满足不了海军战舰通讯的需要?

    如果30w不够。那搞个50w的,或者100w的,信号绕地球几圈都可以了。有什么问题?

    不过,娜塔莎是专业的。他不能质疑。也没必要。

    知道有这么一个很夸张的电台存在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就是找出来,摧毁它。

    可以肯定,这个电台绝对不可能是华夏自己的。

    没有那样的技术含量。

    只有日寇有。也只有日寇才有这样的动机。

    “能确定在什么范围吗?”

    “不能。”

    “谢谢!”

    “不是我工作能力不行。是它第一次开机。我也是第一次捕捉到它的信号。”

    “明白。”

    “但是,我估计它也不会第二次开机了。除非正式投入使用。”

    “明白。”

    张庸拿出小本本,将此事记录下来。

    娜塔莎对此很满意。觉得张庸很重视。你不懂没关系。但是必须重视。

    隐约间,她又感觉张庸似乎懂得一点点。

    至少,他的两个问题,都抓了关键之处。

    一个是电台的体积。

    一个是电台的天线。

    “等等。我还有个问题。”

    “伱说。”

    “它是用电池还是用外接电源。”

    “必须是外接电源。没有任何电池能够支撑起那么大的功率。”

    “如此说来……”

    张庸欲言又止。

    娜塔莎就更加满意了。

    张庸又抓住了第三个关键之处。

    那就是供电。

    长波电台,不可能使用电池。

    必须外接稳定的市电。而且,需要消耗的电力是非常大的。

    “我走了!”

    “你去吧!”

    张庸告辞下来。

    第三个问题,几乎圈定了答案。

    就是这个长波电台,不可能在贫民区。只能是在富人区。

    或者是某个工厂。

    因为只有这些地方,才有稳定的市电。

    1936年的供电,是非常可怜的。哪怕是杭城市区,也不可能全部供电的。

    只能重点保障一些特殊的区域。

    如富人区。

    如大工厂。

    剩下的普通老百姓,没有人在乎。

    当然,一般的老百姓,也用不起电。装不起线路。买不起电灯。

    某些谍战剧里面,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其实有些理想化了。张庸看到的,大部分地区,其实都是没有电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搜捕富人区呢?

    不好搞。

    也没有足够强硬的借口。

    地图也不可能将长波电台显示出来。只能是盲人摸象。

    显然,宣铁吾不会答应。

    处座也不会答应。电台什么的,又不是财货。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没有必要去做。免得成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