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杨丽初就摇摇晃晃的从飞机里面出来。
唉,她真的不合适出差。
然而,帮夫人传话,只有她能胜任。不合适也得合适。
张庸走过去。看到飞行员也出来了。就是陈善本。他是高远航的得意弟子。杨钧剑也是,可惜叛变了。
“张队长!”
“陈中尉。”
张庸和陈善本打招呼,暂时忽略杨丽初。
杨丽初正痛苦的蹲在一旁的草地上,想要呕吐,但是又吐不出来。估计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逐渐恢复。
“你自己来的?”
“是的。”
“就是为了送杨处长过来?”
“倒也不是。”
“哦,机密吗?我能不能知道?”
“倒也不是机密。我除了送杨处长前来,还载运了一些药品。是南洋商会捐赠的。准备送给二十九军。”
“药品吗?我看看。”
“你看吧!”
“谢谢!”
张庸凑到飞机机舱里面。看到几个麻袋。
将一个麻袋解开。里面都是很简陋的包装。但是药品却非常珍贵。它的名字叫金鸡纳霜。
什么东西?
其实就是奎宁的前身。治疟疾的。
疟疾是什么?就是李云龙的打摆子病。忽冷忽热的。整个人昏昏沉沉的。
在奎宁可以人工合成,可以工业化大量生产,并且投入使用之前,金鸡纳霜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没有之一。有这个药,疟疾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果没有,就很危险。李云龙能活下来,很大程度是导演安排。
好东西啊!
赶紧藏一点都随身空间里面。
关键时刻,这个东西能救命。
李云龙是有导演安排。他张庸可不一定有。万一给他也搞个恶性疟疾,那就完蛋。
终于……
杨丽初逐渐恢复了。
张庸来到他的身边。默默的轻轻的帮她拍背。
她有话说。但是他不着急。
然而,杨丽初却是非常着急。她喘息着说道:“空筹部想要你和德国人接触……”
“接触什么?”
“商讨军购的事。”
“我?”
张庸愕然?
让我去谈判军购?开玩笑吗?
我一个复兴社特务处的小人物,何德何能,有什么资格去染指军购?
使不得。
使不得。
跨专业的事情,他从来不做。
必须坚决拒绝。
军购?
那是自己可以染指的吗?
张庸深深的知道,所有的采购,里面的水都很深。随时淹死人。
他不想死。
也不想踩入这个烂泥潭。
他没事抓抓日谍,策划一下假情报,其实挺好。
何必去趟浑水?
“我不答应。”直接表明态度。
“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杨丽初的声音弱弱的,“也没真的叫你主办。”
“那是什么意思?”
“就是遇到德国人的时候,提一嘴,敲敲边鼓。”
“遇到麻烦了?”
“应该是吧。但是和我们空筹部无关。”
“哦……”
张庸隐约明白了。
应该是老蒋那边的事。夫人也是帮忙敲敲边鼓。
估计是陆军采购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麻烦。所以,夫人也想帮助委座,尽快拿到相应的武器装备。
“关键是150毫米榴弹炮。”
“缺口多少门?”
“我们一共买了200门,但是目前到货才75门。还有125门还没发货。”
“德国人拒绝发货?”
“他们没有这么说。只是说目前生产线已经满负荷,暂时无法腾出足够的产能。要我们等一等。”
“呵呵。”
张庸心知肚明是怎么一回事。
都是托词。其实就是不想履行合同了。想要拖一拖。先装备德军自己。
从1935年开始,德国暗中疯狂扩军。
原来只有10万的国防军,会在极短的时间里扩展到100万以上。然后又从100万扩展到300万以上。
到1939年,德军进入波兰之前,已经拥有300万左右的兵力。
这是相当恐怖的数字。
相反的,英国、法国军队的数量在不断削减。
在德军进入法国之前,法国陆军的兵力,连100万都没有。所以,投降快不是没有原因的。
怎么打?
没办法打。打也是死。
要扩军,首先需要的就是武器装备。拿烧火棍有什么用?
从1935年3月开始,德军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