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变革之后,武官已死,文官当道!
杨云也疑惑,怎么武官们都这副表情, 自己明明要提高他们的待遇啊,难不成昨天没说清楚?
李渊面带微笑的看着杨云。
“武安君,有劳你费心了,昨天百官去你家打探消息,今日早朝你迟迟未来,我们已经商量出了对策,同意你的看法。”
杨云乐了,难得这群当官的有点用处,真是省了自己不少事情。
“陛下,既然已有结果,那就照办吧,边关将士怕是等不及了。”
确实等不及,武官们就等着李渊做最后的审判,早点宣布,他们就早点罢工。
按照刚刚的讨论结果,他们会被严重克扣薪水,拼死拼活打仗换来的补贴怕是还不够街上乞丐的收入。
李渊清了清嗓子,高声朗道。
“武安君既无异议,那大唐变革就从军中开始!”
“我宣布,军饷支出减少三分之二,由往年的千万两黄金改为三百万两!”
“除此之外,往后没有行军打仗之时,只提供饱腹口粮,不再额外给津贴补给。”
“还有,士兵战死后,抚恤金减半!”
“军兵所有待遇减半!”
“省下来的钱也都减半!”
从李渊宣布第一个消息的时候,杨云就蒙了。
接下来的消息一个比一个劲爆,让杨云惊掉了下巴,搞不清楚状况。
李渊这是要闹哪样,难不成想提前退休,想提前让大唐变为大宋?
搞笑呢这是,他明明要提高士兵待遇,怎么到了李渊这里就成了减少,阅读理解做多了,做疯了吧,这顶级的理解力,不愧是大唐皇帝。
按照李渊这种搞法,谁还当兵啊,去要饭得了,守边关有什么用,饿着肚子打仗谁都不愿意,估计不出三个月,大唐就会被周边国家蚕食,毕竟没有人镇守边疆,他国大军攻打,就如入无人之地。
文官们个个喜笑颜开,每年金钱支出是固定的,军饷少了,多的自然在他们那里,就算不敢中饱私囊,但挪作它用,再以其他形式弄点油水下来,这些人也不是没有做过。
武官们心里崩溃,不少心理素质差的卸了官帽,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嘴里叫着“天要亡我大唐”之类的话,更有甚者真气涌动,目光愤恨的看着杨云,一副要拼命的架势。
杨云的探测范围内,瞬间多了十几个红点,这满当当的仇恨,着实把杨云整怕了。
他就怕哪天走路上,一群壮汉拿着大刀冲出来追杀自己,那可真是够刺激。
眼看局势要失控,杨云走到大明宫中央。
“陛下,我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李渊疑惑道。
“我们能有什么误会?”
“既然没有误会,陛下何须把我往死里整,或者说何须把大唐往绝路上逼,难道您皇位坐够了吗?”
杨云说罢,喧闹的大明宫顿时沉默不语。
“武安君何出此言?我不是按照你说的,进行了改革吗?”
杨云心里暗骂。
“你改革个屁!”
“陛下,你说边疆没了士兵,我们大唐会成什么样子?”
“若无士兵,敌国肆意侵略,大唐命不久矣。”
还没等李渊开口,程咬金从旁侧走了出来。
秦琼也走上前说道。
“没了士兵,边陲之地恶匪横行,百姓苦矣。”
随后,便是其他杨云不认识的朝廷门客,武器稀奇古怪,样式各异。
但所进谏之言语,皆是表述士兵的重要性。
这情况,李渊要是再看不出来端倪,这皇帝怕是不用做了。
“武安君,你要说什么,但说无妨,不用顾及其他。”
杨云等的就是这句话。
“我要说,这些文官,这群酒囊饭袋胡闹也就罢了,你堂堂皇帝,竟然跟着一起胡闹,干啥呢?想早点退休呢?”
一声怒喝,让程咬金暗地里对杨云竖起了大拇指。
牛逼啊,杨云太牛逼了,以前只听说杨云敢在大明宫内训斥皇帝,今日亲眼所见,更是刺激。
程咬金直接把杨云当成了崇拜对象。
被骂作酒囊饭袋,文官们心中恼火,但不敢发泄,只能默默忍受。
被臣子说胡闹,李渊虽郁闷,但也不生气,杨云从始至终,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大唐繁荣。
“武安君,你为何。。。”
“为何?就为你脑袋进水,竟然连克扣军饷这种事都答应!”
“士兵们辛苦奋战杀敌,日夜不休的守边疆,保国家,你不赏罢了,还想着减少薪水,黄世仁都没你这么残忍!”
这一骂,朝堂之上局面转变。
文官们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