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 > 第342章 天下大义,天下舆论

第342章 天下大义,天下舆论(2/3)

在坐在那个位置上了。”

    赵忠卿回眸看向阴冷空寂的金銮殿,那簌簌发光的,辉映金色光芒的龙椅。

    一个欺骗天下人的人,是没有办法在执掌权力,再让民听命于自己的。

    最近也是愈发感觉到了身体的力不从心,这副苍老的躯体,仿佛累了,真的累了……

    ……

    京城喜气洋洋。

    自官方的布告发布后。

    东西南北四门全开。

    他们已经准备好,迎接京城经济的大增长,各家酒楼饭店尤其表现热烈。

    当然,还不等义军人过来。

    京城那些闲来无事的人早已经聚集在了各酒楼茶馆议论纷纷。

    看到街道上的报纸,正在宣传着最近发生的大事,探出脑袋看向街道,叫过来一位报童。

    “喂喂喂,给本大爷来一份报纸,快。”

    接过报童递交过来的报纸,茶馆内的人不由得有了新的聊天话题。

    “快看看,报纸上写了什么呢?”

    “还能有什么赵大人让京城的各酒楼都备好东西,到时候七十万大军虽然大部分都驻扎在外面,但前来京城紫荆城宴会的各义军首领的跟班,和家属,就够京城的酒楼饭店塞的了。”

    “那可不,不过我担心的倒不是这,反正咱又不是开饭店的。”

    “我想知道的呀,是赵大人怎么分封这些义军呢。

    听说义军之中势力最为庞大的是一个叫陈秃子的家伙,手上十二万兵力。

    他绝对是铁帽子王,差不了。

    至于金银,那就更不知道多少了。

    其余义军加起来也到了至少几十个人吧,真担心赵大人会把京城掏空,这每家祟拜你赏赐个一百万算,也得过万万两呢。”

    “切,担心什么,赵大人这些年没少搞银子,他老人家什么都不缺,就是不缺银子,银子绝对哗啦啦的,在河道里流着呢。”

    “你个犊子,真会夸张,不过赵大人银子多是铁打的事实。

    早些年户部尚书的时候就没少捞钱,后来又是借助房地产,狠狠捞了天下所有富商乡绅的购房款。

    再加上诈骗范家的,诓骗沙俄人的。

    保守估计,十万万两都是有可能的。”

    “十万万两?看不起赵大人啊,起码二十万万两。”

    “你们格局眼界怎么这么小,赵大人起码再在这个基础上翻倍。”

    “估计啊,整个华夏的银子,都在赵大人手里握着呢。”

    虽然都是玩笑话,但不可置疑的是,所有人都认为赵忠卿的财富,达到了让人望而生畏的地步,却全然没有多想一下,多想想,坦克,巨炮,军备,物资,战争,京城各产业商铺的巨大消耗。

    酒楼上,正在侃侃而谈赵大人金钱的众人,不由得因为楼下路面,一阵阵车轮碾压而过的声音吸引。

    道路两旁的百姓,纷纷自觉让开,小摊也都纷纷拉扯过一旁。

    为城门口正在行驶过来的马车,让开一条道路来。

    站在街道两旁的百姓只是觉得这运送队伍很长,但到底多长却无从知晓。

    对于马车上满载的麻包,里面鼓鼓攘攘的,不由好奇。

    “咣——!”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手持铜锣的士兵,咣当一声敲响手中铜锣。

    铜锣发出清脆的声音。

    “官府运粮队伍,闲人散开!!!”

    “咣——!”

    咣当咣当的铜锣声,渐行渐远。

    整个运粮的队伍,却只见头不见尾,绵延不知多远多长。

    即便就楼上正在吃酒闲聊的那些人,探出脑袋,趴在木乍看往外一个劲探看,也都只能看到城门口位置。

    从城门口位置,不断马车涌入。

    “好家伙,这运送粮食的队伍怎么这么长啊,一眼看还不到尾巴。”

    “滋滋滋,这赵大人真是考虑的周全,一下子准备这么多粮食。”

    “要知道,附近各省的关口,都被洋人给把持住了,这粮食要运进来,不知道绕到了多少里的距离呢。

    看来赵大早就预料到了今日的情况。

    真是料事如神。”

    “赵大人不愧是赵大人,老早就把事情准备的足足的,这一次,要是谁还质疑赵大人不是诚心对打各省义军,我第一个拔了他的舌头根子。”

    “那古道口的各省义军听到咱们这里已经准备的这么足当,义军头领们肯定心里都乐开了花。”

    “说不不是,尤其是赵大人还要紫荆城乾清宫宴请诸多义军头领,这足以见重视程度。”

    “咱们华夏是一片形势大好啊!”

    “赶走洋人,给完义军首领赏赐,华夏就还是曾经那个华夏,京城也将变得变得更加经济昌盛。”

    “京城将再次伟大,不是吗!”

    ……

    整个运粮食的队伍,经过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