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和女友穿越到东晋 > 第208章 资本积累

第208章 资本积累(1/1)

    有了牛工参会,会议继续进行。

    尽管是上千万的利润。

    由于东晋混乱的货币体系,结果就是必须要将这一大笔钱换成实物。

    那议题就是应该用钱买些什么东西才好。

    牛工的意思很明确。

    除了买粮食,就是布匹。

    贾元报上了自己的估计。

    “预计可购入锦缎三百七十六匹,或白米四百零二石。”

    牛工盘算了一下。

    “锦缎白米就不要了,用一半买麻布,一半买糙米。”

    贾元把可能的结果,报给了牛工。

    “那就是麻布四千二百匹,糙米三千四百石。”

    牛工摆弄几下手指,欢喜地离开了。

    分完了钱,他就对后面的事情不感兴趣了。

    接下来,就是几位股东要买的东西了。

    顾缨想增加五十台织机,再采购一些生丝。

    陆梨要贾元把钱交给本家,在吴郡收购一些土地。

    朱拯也是要把钱上交,具体做什么却没说。

    张靳想着自己的两成分红。

    两百万钱,可真不是一笔小数目。

    只是这些钱,他一时也想不来要做什么。

    “容某斟酌一阵。”

    对于在一旁默默观察的杨行秋来说。

    他正在经历一次资本的原始积累。

    顾缨,如果每年都用同样多的织机、生丝和劳动力,生产同样多的丝绸,就是简单再生产。

    如果他在第二年增加了织机、生丝和劳动力,生产的丝绸也会增加,这就是扩大再生产。

    《资本论》指出。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不仅仅是资本总额增大的过程。

    资本积累,从物质方面来看,表现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增长。

    从价值形式的角度。生产资料的价值表现为不变资本,劳动力的价值表现为可变资本。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

    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必须改进技术设备,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或用先进机器代替老旧机器,增加用在机器设备上的资本。

    由于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人在同样的时间内将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消耗更多的原料,资本家必须增加购买原材料的资本。

    这样,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可变资本的比重却越来越小。

    资本的积累虽然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要,即增加就业机会。

    但是当资本的不变资本构成提高以后,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还会继续增加,但是这种增加程度要比不变资本增加程度小,直至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开始减小。

    这是因为,对劳动力的需求并不是由社会总资本所决定,而只是由可变资本所决定。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机器的广泛采用,使得生产活动用不了很强的体力就能做了,结果就使大量妇女、儿童进入了雇佣劳动者的队伍。

    同时,大批手工业者和农民破产,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谋生。

    最终劳动力的供应过剩,就业机会相对地减少,失业增加。

    机吃人的时代就到来了。

    在杨行秋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理念之下,资本的原始积累进行地非常顺利。

    股份制的生产合作社维持着资本家和工人阶级之间脆弱的平衡。

    除了陆梨的额头上留下了一道浅浅的伤痕外。

    似乎每个人都得到了让自己满意的结果。

    但是杨行秋作为穿越者,看到了这背后隐藏的危机。

    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同时,它反过来又成为资本积累的动力,甚至成为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利用失业工人的存在,加紧压迫和剥削在业工人。

    杨行秋非常相信,自己有朝一日会听到一句话。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当然,这个过程将会非常缓慢。

    毕竟身处于公元4世纪的动乱世界,战争、瘟疫、饥荒和马尔萨斯的幽灵还在大地上徘徊。

    就算是针对资本主义制度提出的理论,但却包含着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共同规律。

    “革命加生产即能解决吃饭问题 !”

    现在到了杨行秋发言的时候了。

    “贾叔,在下想购入桐油、大漆,笔墨,药材,还要买些粗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