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和女友穿越到东晋 > 第203章 另辟蹊径

第203章 另辟蹊径(1/1)

    “要建材,就是要盖房。”

    曹羽细细看过了之后,回答了牛尚的问题。

    牛尚略略思考过后,继续问道。

    “要那么多房,给谁住?”

    这就把曹羽问住了。

    “好问题!”

    杨行秋拍了拍牛尚的肩膀。

    “二弟,你觉得谁会住进去?”

    牛尚想了一阵。

    “赏给将士们住。”

    杨行秋转向曹羽。

    “三弟,你说呢?”

    曹羽翻了翻竹简,回答说。

    “不只是将士,还有家眷。”

    杨行秋点了点头。

    “不错,可还有一样。”

    杨行秋手指身后的寿阳城。

    “此城南三十里有一地,名为芍陂,又名安丰塘,百里不求天灌。有良田万顷,钟天地之爱,收九泽之利。”

    曹羽似有所悟。

    “邓艾亦曾于此地屯田。”

    杨行秋说道。

    “正是如此。得此处地利,物富民丰,则大事可成!”

    紧接着他双手放在脑后,靠在马车上。

    “谢家想要北伐,就离不开粮草,有了安丰塘,就有粮草。”

    牛尚总算是想通了。

    “要粮草,就要有农夫,农夫要有房住。”

    杨行秋点点头。

    “对!只要能接手安丰塘,谢家就能成事。”

    听了杨行秋的话,牛尚只感觉疑惑。

    “大哥,为何要助谢家成事?”

    “好问题!”

    杨行秋掏出北府军令。

    牛尚和曹羽一同盯着这块令牌。

    令牌本身,以青铜为基材,经过精心打造,表面光滑如镜,透露出一种冷冽而坚实的气息。

    其上覆盖的鎏金层,经过无数次的锤炼与抛光,反射出一种温润而耀眼的金黄色。

    令牌正面,雄鹰栩栩如生,展翅欲飞。

    鹰首高昂,双眼炯炯有神,其锐利的喙部微微张开,似乎正发出震耳欲聋的啸声。

    周围着兵器图案,每一件都雕刻得精致入微。

    中间一个篆书的“谢”字。

    背面则是一行小字。

    督北府军事,通行扬、荆、江、湘、交、广六州。

    这样的令牌,恐怕只有谢玄能够佩戴。

    杨行秋晃了晃手里的令牌。

    “这应该是谢玄先给刘裕,刘裕又给了我。”

    牛尚不明白,费这么大力气,换个小物件的意义。

    “确实精致,只是不知道有何用处?”

    “有了这个。”

    杨行秋收起令牌。

    “你我兄弟三人,便可平步青云!”

    牛尚还是不理解。

    “俺将来要做天子,怎还用得上令牌?”

    杨行秋无奈地笑笑。

    “二弟,既要做天子,如何治天下邪?”

    牛尚想起杨行秋说过的话。

    “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

    杨行秋摇摇头。

    “非也,非也。此为取天下之道。”

    牛尚又想了想。

    “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杨行秋做出一副老成的样子,拍了拍牛尚的额头。

    “孺子可教也!”

    曹羽想起了牛家的子弟,都拜了老师。

    不知自己该不该开口。

    杨行秋跟牛尚讲起了政治的基本概念。

    “要做天子,就要懂政治。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他觉得举个例子说明更好,于是提起了两个人。

    “就以今天的事来说,刘裕就懂政治,刘牢之就不懂政治。”

    牛尚只认得刘裕。

    “刘牢之?”

    杨行秋解释起来。

    “就是那个紫脸的将军,他的眼光实在是短浅,看不清形势,也不明白如何发挥自己的力量。”

    “不就是抢了点辎重吗?咱们能拿出来的,比那些粮草更有意义。”

    曹羽有了些自己的看法。

    “听大哥的意思,刘裕是懂政治,能得如此器重。”

    杨行秋补充道。

    “三弟说得对,但还有另一个原因。”

    “你们听没听说过,金刀既已刻,娓娓金城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