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和女友穿越到东晋 > 第184章 任重道远

第184章 任重道远(1/2)

    杨行秋能想到煤的深加工是有原因的。

    牛家庄用来取暖炼铁的是无烟煤。

    成煤植物主要是孢子植物。

    形成于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

    无烟煤通常埋藏在地下较深位置,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使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显着变化。

    因为其良好的燃烧性质,牛家庄特意挑选出来使用。

    至于更浅处的褐煤、烟煤。

    因为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和黑灰。

    没有大量使用的地方。

    也就是说,矿场一定堆放了相当数量的褐煤和烟煤。

    正好可以拿来,当做干馏的原料。

    至于曹硕的想法。

    相信他不会吝惜这些没什么用处的东西。

    特别是自己的未来女婿要拿去用。

    杨行秋开始了自己的讲解。

    “咱们今天要设计的是,干馏炉,为师从煤,也就是石炭,开始讲起。”

    王贤赶紧打开工具箱,准备递上工具。

    叶阳鹤也给春桃讲起了医学知识。

    “之前学了不少外科的知识,今天学怎么看病坐诊。”

    “有四个方法,望、闻、问、切。仔细听好哦!”

    春桃很认真地在一旁听着。

    客房里比往常更热闹了。

    寿阳城内,谢玄正和各营将领进行军议。

    和往常的军议有些不同。

    这次刘裕也在。

    不仅刘牢之、孙无终,这些将领奇怪。

    他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特意叫上他。

    “今日,与诸将商议修葺城池一事。”

    桓伊昨天拿给他的,正是经过数日计算得出的结果。

    一场大火将寿阳城焚为白地。

    倒不是北府兵残忍无情。

    战事迁延日久,大军每日开支巨大,更不免让司马曜猜忌。

    毕竟有司马家的先例在。

    为了尽快完成收复城池的任务。

    身为主帅的都督谢石不得已下了焚城的命令。

    之前纵火的诸将,面对的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仅仅一个郡的治所,就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能修建完成的。

    还要有归置流民的住房,大军驻屯的军营。

    如今一天比一天冷。

    流民已经和北府兵挤在营垒里过夜。

    谢玄把新盖成的别墅让出来给老弱妇孺居住。

    自己还窝在城楼里。

    再过个把月,北府兵就不得不放弃这座坚城,打道回府。

    在场的每个人都知道。

    这个结果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

    一旦班师,就会有其他家族接手这个北伐的支点。

    那样一来,真可谓前功尽弃。

    但是谁能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

    谢玄也拿不定主意。

    “诸将,为何不发一语?”

    没有人敢去迎接他的目光。

    包括第一次参加军议的刘裕。

    他刚征收来的材料也就够这一间别墅的。

    他默默地算了一下。

    要完成这个任务,再加上个一百倍,也是不够的。

    有了急于求成的教训,刘裕也不敢贸然行动了。

    “道坚,你说!”

    谢玄见大家都不说话,开始了提问。

    刘牢之想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喏!末将以为,将军不如上表,由各地拣选工匠、收集建材,从京口转运,不出十日便可运到!”

    谢玄听后,不作反应。

    这是最不可能的答案。

    朝廷连个像样的封赏都不给,拿出少到可怜的赏赐来打发功臣。

    从对谢家的冷漠态度,还有密谋干预北伐上看。

    已经不可能从朝中再获取任何支持了。

    而且,这次出征,已经掏空了谢氏的家底。

    下个月的补给能不能及时送到还是个未知数。

    更不用想,再从后方运输的事情了。

    刘裕也摇了摇头。

    堂堂豫州刺史桓伊,都去收集零散甲片,缮成整甲。

    北府何时如此节省?

    现今手头肯定不宽裕!

    “士显,你说!”

    孙无终更没有主意,可他想到个应付的法子。

    “咱这脑袋不成,还是德舆来!”

    顺着孙无终的话,谢玄看向了角落里的刘裕。

    “既如此,骁骑校尉刘裕!”

    “喏!”

    刘裕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可是看众将都看自己,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可不好。

    “卑职虽不才,知其不可而为之矣!”

    “嘶!”

    在场众人无不佩服其这个少年的锐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