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和女友穿越到东晋 > 第156章 高山流水

第156章 高山流水(1/2)

    既然知道了皇帝司马曜要联合太原王氏,打压谢氏。

    谢玄也必须做好准备。

    “寄奴,来!”

    刘裕立刻来到谢玄的面前。

    “将军!”

    桓伊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

    “近来辛苦,饮杯热酒!”

    谢玄斟了满满一大杯酒,递给了刘裕。

    刘裕双手接过,一仰脖,一饮而尽。

    “卑职,受之有愧。”

    刘裕就是再糊涂,也知道自己做错了事。

    “无妨!复饮一杯!”

    短短几日,就能造这么一间别墅。

    刘裕的管理能力已经能够得到了谢玄的认可。

    而且能够还原度如此之高,足见其观察力、记忆力非凡。

    只是太过急躁。

    优点和缺点都太过明显。

    刘裕饮完了杯中酒。

    谢玄又来了兴致。

    “野王,可否吹奏一曲,”

    桓伊欣然应允。

    刘裕欣赏不来音乐,谢玄一把拉住他,让他坐到自己旁边。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谢玄跟刘裕讲起了音乐的作用。

    “音乐者,动荡血脉,通流精神。卿气躁性急,必有肝阳上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五脏相音。”

    随着谢玄的论述,精通乐理的桓伊适时地吹奏其对应的音乐。

    宛如清泉在石上跳跃,流淌出潺潺的旋律。

    清脆而悠长的音符在空气中跳跃,每一个音符都有着山涧清泉的纯净。

    第一次耐着性子,听音乐的刘裕只觉得眼前出现了一座壮丽的高山。

    山脉连绵起伏,层峦叠嶂,仿佛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大地上。高耸入云,直插云霄,矗立在天际,尽显其雄伟与威严。

    峡谷深邃幽长,两侧峭壁如削,崖壁上怪石嶙峋,形态各异。

    席间的众人听着悠扬的旋律,连续紧绷了几天的神经也放松下来。

    桓伊吹奏中,时不时地看向刘裕。

    看着他闭起眼睛,静静地欣赏。

    难道自己又要多一位知音?

    一曲奏完。

    刘裕许久才缓过神来。

    “卿以为如何?”

    谢玄询问刘裕的感受。

    “山,云雾缭绕,竟如仙境!”

    “正是!此曲名为《高山》,角音入肝,疏肝解郁,调畅情志。”

    谢玄说完,刘裕这才发觉音乐的妙处。

    不仅是精神和心情上的放松,好像身体也变得更加的舒适。

    刘裕的脸上现出惊异的神色。

    作为演奏者的桓伊,更是兴奋,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知音能够深刻理解和欣赏演奏者的音乐作品。

    理解和欣赏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好听或不好听,而是能够深入到音乐的内在,感知到演奏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被理解和认同的感觉对于演奏者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桓伊的心情好了许多,他往常都是只奏一曲。

    今天他破例,又拿起笛子,再一次吹奏起来。

    谢玄看着桓伊复奏一曲,又讲起了乐理。

    “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宫乱则荒,商乱则捶,角乱则忧,徵乱则哀,羽乱则危。”

    帝召伊饮宴,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神色无迕,即吹为一弄,乃放笛云:\"臣于筝分乃不及笛,然自足以韵合歌管,请以筝歌,并请一吹笛人。”

    孝武帝司马曜召桓伊饮宴,谢安侍坐于旁。司马曜命桓伊吹笛。桓伊神色顺从,即刻拿起笛子吹奏了一曲,然后放下笛子说:“臣弹筝不及吹笛,但也足以自成乐调,配合歌唱,请允许愚臣弹筝歌唱,并请一人来吹笛。”

    帝弥赏其放率,乃许召之。奴既吹笛,伊便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

    司马曜欣赏其性情的放达直率,便允许他召来奴仆。奴仆吹奏笛子,桓伊便弹筝而歌唱曹植的《怨歌行》。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魏明帝曹叡巡幸长安,谣传帝崩于长安,从驾欲立曹植,因此曹叡对曹植产生疑忌,曹植作此诗明志。

    桓伊演奏出悲怨凄凉的旋律,确实打动了司马曜。

    由于王国宝的挑拨离间,孝武帝司马曜和太尉谢安的关系极为紧张。

    经过了桓伊的劝谏,司马曜才放心让谢安调动大军。

    如果没有桓伊,谢玄也没有机会以寡击众,立下如此不世之功。

    在心里默默佩服起桓伊的不凡才干。

    谢玄暂时放下了种种愁绪,在悠扬的旋律之中,享受着片刻的安宁。

    而再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