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和女友穿越到东晋 > 第138章 水落石出

第138章 水落石出(1/2)

    这就都说得通了。

    为什么曹羽非要带自己进庄?

    私藏甲胄,占山为王在这个乱世都是小意思。

    为什么耕地面积如此之少?

    协助吴郡四姓的走私活动,就能带来足够的粮食。

    为什么在粮食不足的情况下,还在进行钢铁的生产,还饲养那么多的牲畜?

    是为了协助和吴郡四姓的交易。

    为什么贾元敢带着流民军去对抗溃军?

    是因为他根本就不是普通的商户。

    而是个流民帅。

    由于中原已经彻底沦陷,大量流民屯扎于江淮之间,地方豪强为图自保而招募流民,蓄养私兵,被称为流民帅。

    不仅是牛家庄驻扎着一支私兵。

    贾元也借着吴郡四姓的庇护,积累了一支流民军。

    只是他们没想到慕容鲜卑的动机也不单纯。

    借着走私活动,往他们内部派出了密探,伺机行动。

    只是因为淝水之战,前秦大败而归。

    曹硕知道贾元没有了走私渠道,也就没有了利用价值,拒绝收留贾元的流民军。

    在杨行秋的劝说下,牛尚收留了贾元和他带来的流民军。

    这些密探为了自保,提前暴露,带着溃军准备抢掠一番,逃回慕容部。

    结果撞上了杨行秋这个穿越者。

    发觉形势不对的贾元,知道了他们的隐藏身份,不得已带着流民军,和溃军作战。

    侥幸生还的密探又被寻找辎重的谢玄带回了牛家庄。

    贾元害怕事情败露,煽动流民动手伤人,试图杀人灭口。

    结果又被杨行秋打乱了部署。

    杨行秋的才能,让曹硕找到了新的方向。

    这才将曹瑛送给杨行秋,通过联姻让他为自己服务。

    密探保住了性命,杨行秋得到了逼问贾元的筹码。

    杨行秋的出现,让这些事情没有按着原本的走向发展。

    不过,历史的走向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就算杨行秋没穿越到这里,他们也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消灭那支溃军。

    陈郡谢氏只是因为杨行秋这个穿越者,损失了一些粮草辎重,还是在寿阳站稳了脚跟。

    就算杨行秋没鼓动牛家庄的各个势力密谋造反。

    他们也早晚会在某个时间点,掀起反旗。

    至于是什么时间?

    熟知历史的杨行秋有了一个大胆的推测。

    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孙恩、卢循于三吴地区举义。

    史称孙恩、卢循之乱。

    这场长达十二年的民变,未能直接断送东晋的国祚。

    出身北府兵的刘裕在克敌之后不久,便夺位篡晋,东晋从此正式灭亡。

    杨行秋为什么会推测出这样一个结论。

    三吴地区,位于东晋政权的核心地带。

    也是上层世家门阀和下层寒门士族冲突最为激烈的地方。

    吴郡四姓,义兴周氏,吴兴沈氏,琅琊孙氏,范阳卢氏。

    这些在东晋门阀政治下被打压的士族,最终团结起来,共同对抗起世家门阀和中央皇权。

    这场如同狂风骤雨一般的大叛乱,原来在这时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贾叔,安心便可,在下自当守口如瓶。”

    听到杨行秋做出的承诺之后,贾元长出一口气。

    “先生高义,小人告辞!”

    看着贾元慌慌张张往工坊跑去,杨行秋叹道。

    “老夫人,只怕是早就知道了。”

    且不说卢老夫人和起义领袖卢循同出于范阳卢氏。

    就是她这个安插眼线的习惯,这么多年早就该知道了。

    “不聋不瞎,不配当家!”

    杨行秋叫上王贤,回客房去了。

    吃了饭,叶阳鹤就把今天诊所里发生的事情跟男友讲了一下。

    “那个葛岑跟南阳叶氏很熟,我有些担心,要是被拆穿了,该怎么办?”

    “不用担心。”

    杨行秋安慰起女友,右手搭在她肩上,将她搂住。

    叶阳鹤把头靠在男友肩上,听他讲起宗族世系的知识。

    出于维护宗法制度的需要,记载血缘关系亲疏、嫡庶长幼的家谱在封建社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设立了谱局和谱官,专门从事谱牒的编修和保管工作。他们掌修的皇帝的家谱和诸王世谱。

    谱局还会对世家呈送的私修家谱加以考核、审定后,收藏在谱局中,成为官方承认的官籍,也称为“簿状”。

    “六朝最重门第,百家之谱,皆上于史部。”

    门第观念开始形成。世家门阀所拥有的特殊地位使得对门第的追逐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由于谱牒在政治与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些寒门庶族为了提高门第而不择手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