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统战价值(2/2)
现在他把这个东西给自己,又是什么意思呢?
两晋时地方政府机构是州、郡、县三级制度,州设刺史,郡设太守,县设令长。
南逃之人多相聚而居,为保持籍贯,巩固政权,缓和士族的矛盾,东晋朝廷因而设置侨州、侨郡、侨县。
刚刚夺回的寿阳,就是侨置豫州的睢阳治所,豫州人口大量迁移至此。
和由青、徐、兖三州流民组建的北府兵类似,由豫州流民组建的西府兵,是谯国桓氏的部曲。豫州刺史正是桓伊。
谢玄没有当场发难,直接拆穿自己的诡计,是因为东晋的权力架构,让世家门阀选择和地方豪强合作。
在“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的封建社会,远离行政中心的偏远地区,由于信息不通畅成为权力的真空地带。
特别是在东晋这个人口大量南逃的时代,大量难民逃到偏远地区,依附于豪强地主。
从历史上看,淝水之战后,陈郡谢氏主动缓和与谯国桓氏的紧张关系。
谢玄为了将来的北伐,回避争执也在情理之中。
杨行秋猜测出了背后的原因,想来想去只有四个字。
“统战价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