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和女友穿越到东晋 > 第63章 奇思妙想

第63章 奇思妙想(1/2)

    两名甲士送完石灰,回到矿场向曹硕报告了情况。

    听完报告,曹硕分析起杨行秋的所作所为。

    接纳流民,击败溃军。又取了雄黄,雌黄,矾石。

    又取了一担石灰。

    “你二人经手后,可知那物件是什么?”

    两名甲士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回答。看着目露凶光的曹硕,只好战战兢兢地回答道。

    “并不知晓,只知是由铁铸成。”

    曹硕挥挥手,两名甲士退下。

    在棚屋上开窗,拆去地板,挖出深坑。

    天气这么冷,反常,可疑。

    “禀坊主,顾缨正带着衣物赶去。”

    曹硕听见甲士的报告,做了一个大胆的推断。

    杨旭接纳流民,击败溃军,颇有人望。

    索取矿物,皆为军中炮制毒烟之物。

    于深坑中灼烧矿物,在棚屋内聚拢毒烟,借风势向外飘散。

    毒烟弥漫,以衣物掩蔽口鼻,趁乱夺取军械,到时……

    曹硕急令甲士集结,往棚屋处赶去。

    心想,好计策,只是瞒不过鄙人。

    “叔父到来,小侄未能迎接,还请宽恕。”

    杨行秋看见曹硕前来,不知缘由,顺着梯子,从屋顶上下来。

    “贤侄,将欲何为?”

    看着杀气腾腾的曹硕,杨行秋更是不敢和他对视,拱手说道。

    “小侄,见庄中已有病患,恐有瘟疫,准备沐浴更衣。”

    沐浴更衣?曹硕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人群,还是有些疑虑。

    “水车来了!”

    曹硕吃了一惊,以为是暗号,回头看去。

    王贤带着几个壮汉扛着一架水车,往这边跑来。

    杨行秋见水车到位,赶紧准备架设。

    王贤爬上屋顶,指挥着壮汉调整着水车的位置。

    “停!”

    水车刚好和铸铁管呈一条直线。

    杨行秋见到准备妥当,让王贤点起火盆。

    “贾叔,可以开始了。”

    贾元调动着人手,杨行秋设计的公共浴室正式投入使用。

    炉灶正加热煮沸着清水。

    壮汉们推动着卧轮,水车缓缓转动,烧开的沸水被提升至屋顶,流入铸铁管二次加热。

    热水透过吸水的葛布,形成了一道水幕。站在下面的人用手帕擦洗着身体。

    污水顺着地板上的空隙流入深坑,接触到石灰,瞬间沸腾,发出阵阵热浪,提高了浴室温度。

    清洗完身体,再换上干净的衣物。

    走出棚屋在火炉边熏蒸手帕,借着温度烘干头发。

    曹硕注视着井然有序的场面,得出了一个结论。

    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杨行秋则注意到了水车。

    掖庭令毕岚作翻车,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

    汉灵帝命十常侍毕岚造翻车,翻车是最早见于记载的水车。

    水车一开始并不是用于农业灌溉的,而是在皇帝出巡时,汲水洒路,保证皇帝出行队伍没有灰尘的。

    三国时马钧。他在洛阳做官时,在自家后院种了一块菜园子,但是苦于离水源较远,每次浇水都很不方便,就想到可以用它来作浇水灌溉之用。

    “钧做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

    这是水车第一次被投入到农业灌溉中。

    翻车有一丈二尺长,四尺多宽,全身用木板制成。

    车前部有一个凹槽,里面架设一块行道板,这块板比槽板要稍窄一点,上面置大小两个轮轴。

    行道板下有可以活动的龙骨,大轴两头有四根拐木,使用时,人站在架子上用脚踩动拐木,龙骨便会旋转,带动行道板一上一下的汲水上岸。这种翻车可以将水汲到三丈以上高度,解决一般的旱地灌溉问题。

    只要是农田离水源距离不是太远,都可以通过翻车将水汲入水沟,用来灌溉。如果几家农户合力汲水,则它的效果更加显着。

    \"日灌十亩,足以济旱。水具中机械巧捷,惟此为最\"。

    工作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链轮传动来带动水槽内的刮板翻转,将低处的水顺着水槽引到高处。

    王贤制造的水车,没有按照已有的形式去设计,而是巧妙地利用了齿轮间的相互作用。

    拉动水平方向的一个卧轮,用卧轮的旋转来带动竖向的一个立轮,再依靠立轮来带动链条。

    这样不仅可以集合更多人力快速地取水,还能够利用上牲畜。

    水车的工作原理很简单,但是在古代,它是农业生产的一项伟大发明。

    因地制宜,形制多样,拆解和组装非常方便,能适应各种不同地形它在农田的排涝和灌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古代的粮食生产安全。

    在工业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