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 第624章 消息泄露了

第624章 消息泄露了(2/4)



    不管如何,这都是好事。

    以目前的情况,汇沣银行显然想要抬高价格,大概是想要坑一波他。

    他其实也想等汇沣银行的股价更高些再卖,这样一来,等未来汇沣银行的股价暴跌时,他会赚得更多。

    但是林浩然知道,不能这么做,因为时间不等人。

    汇沣银行那边,绝对会随时知道他们这边的下一步计划。

    毕竟,那些置地集团等企业的那些依附老板,都已经接到了马世民等人的通知,让他们将自己公司的所有金融业务都转至东亚银行,这还是强制性的。

    虽然后面因为林浩然的提醒,此事暂缓了,但终究消息已经传递给这些老板了。

    这些老板不主动传播出去,汇沣银行那边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知道的。

    但谁也不知道某些人会不会在哪一天说漏嘴,一旦说漏嘴了,消息便会如野火般迅速蔓延,汇沣银行定会察觉到林浩然的意图,进而调整策略,让他的计划功亏一篑。

    因此,借入的汇沣银行股票,一定要快速卖掉,越快卖,就越有利。

    现在股票已经顺利出手,还是得到了来自汇沣银行那边的助攻,对林浩然而言,此事简直就是顺利得令人难以置信。

    敌方这是资敌啊!

    就是不知道,等沈弼知道此事之后,会有什么反应呢?

    一想到这里,林浩然便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笑容。

    银河证券公司这边借入的13.1%股份,卖出了30.3亿港元的资金,而花旗银行那边的12.5%股份,则是卖出了29.8亿港元。

    也就是说,此次做空汇沣银行,借入的25.6%股票,最终获得了60.1亿港元,比想象中的50亿港元出头,要多了将近10亿港元。

    这简直就是意外之喜。

    当然了,这其中的最大原因就是,受到汇沣银行那边的助攻。

    如果按照原本200亿港元出头的市值,肯定是卖不出这么多钱的。

    可谁曾想到,汇沣银行居然不断推高自身的股价,直接拉高到250亿港元。

    林浩然这边虽然无法让他们持有的股票按市值250亿港元卖,但也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这波股价上涨带来的红利,以远超预期的价格将股票出手。

    只是,这笔庞大的资金,目前都还处于冻结之中。

    香江这边的30.3亿港元,将由香江证券交易所在合同规定的清算期结束后,按照既定流程逐步解冻并划转至银河证券公司指定的账户。

    至于委托花旗银行那边的做空业务,那笔29.8亿港元会由花旗银行暂时冻结,等还清借入的股票后,花旗银行才会解冻。

    这些,不过都是走正常的流程罢了,哪怕是再好的合作伙伴,也是如此。

    不过,这些林浩然都不担心,反正这笔钱也跑不掉。

    至于最终在这次的做空计划中,他会赚多少钱,目前暂时不清楚,毕竟最终汇沣银行能够跌到什么样的价格,他也不清楚。

    针对做空的25.6%股份,都已经卖出去了,所以林浩然如今已经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

    ……

    九龙尖沙咀,一个高档的早茶餐厅包厢里,海天门窗公司的老板杨富贵此刻正在谈着一笔生意,坐在他对面的,是长江实业旗下的一名副总经理,同时也是他大学时期的同学。

    虽然这同学关系一般,但终究是同窗之谊,再加上生意场上的利益往来,将其约出来见面自然没有什么难度。

    海天门窗公司,在香江属于大型门窗公司,业务涵盖门窗生产、安装等,他们更是置地集团主要的门窗合作伙伴,按照往年,置地集团的门窗业务占据了他们海天门窗公司的60%到70%之间。

    依靠着置地集团,他们海天门窗公司自然是获得非常滋润,如今更是有了上市的打算。

    不过,去年年末起,置地集团抛售了不少的地产项目,导致如今置地集团的在建地产项目规模有所缩减,相应的,对门窗等建材的需求也随之降低。

    作为依赖置地集团生存的海天门窗公司,杨富贵敏锐地察觉到了潜在的风险。

    他不清楚为什么置地集团要减少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但他明白,若不及时调整业务结构,拓宽客户群体,公司未来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

    因此,这次与老同学的会面,对他而言,不仅是一次商业洽谈,更是海天门窗公司能否减少对置地集团依赖的关键一步。

    尽管如此,不管如何,置地集团都是海天门窗最重要的业务来源。

    当马世民打电话让他将公司所有金融业务都转移至东亚银行时,他根本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只是后面马世民又打电话给他,让他暂缓此计划的时候,他还觉得莫名其妙。

    “刘总,我们海天门窗的质量,想必你们也知道,能得到置地集团的长期青睐,足以证明我们的实力,我听闻你们长江实业的门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