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今之计可是要慎重行事,要慎重呀!
现在接见大理寺的人,不明智呀!太医院的那群孙子还能够招认出好话来,这一群瘪犊子,就故意搞事情的!
是有法不责众这个俗语,可是也有首恶必究胁从不问这种说法呀!你们这些狗太医给朕等着,朕一定要查出来谁是那个首恶的!
肖统长出了一口气,没好气的问道“他们怎么就直接到到兴庆宫了呢?皇帝不是在大内呢吗?让他们先去找皇帝去!”
内侍赶紧叩首“回太上皇,他们就是从福宁殿过来的,皇帝陛下让他们过来,请您拿主意!”
肖统更是重重的叹气,无奈道“让他们进来吧,朕到要听听,是因为什么事情,让皇帝做不了主,还得眼巴巴的把人往朕这里赶!
唉!皇帝呀,太不争气,太不给力了呀!这事情要是发生在我们家老二身上呀,肯定能够自己搞定的。
唉,老二现在也难呀,单枪匹马在并州军改,京城这边不能够援助一把也就算了,可不能够出乱子拖并州军改的后腿呀!”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看官们肯定想搞清楚大理寺正卿少卿,在大内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情,才被皇帝陛下给打发到兴庆宫来!
话说明许二人见乐皇帝,自然是不敢隐瞒,啪啪啪啪,如同竹筒倒豆子,把众位太医交代的情况,如实的向皇帝反应了一遍呀!直说的口干舌燥才堪堪说完,闭上了嘴!
咱们皇帝面对这种自己被绿出的一片森林,竟然如同庙里的菩萨一样,面无表情一声不吭!真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呀!
其实这不是肖锋第一次听到皇后出轨的事情,暗卫的报告已经递送上来了,现在又从大理寺的正副长官那里知道这个消息,
皇帝居然心大到无所谓了,反正他也没有很喜欢皇后,他亲口对皇后说的成全皇后与李烛的话倒也不全是气话!
朕当这个皇帝还不能光明正大宣布朕的喜好吗?不是说南陈的时候,陈茜就曾经要迎娶韩子高吗!
并且曾经做诗道:
昔闻周小史,今歌月下人。
玉尘手不别,羊车市若空。
谁愁两雄并,金貂应让侬。
韩子高,又被称作陈子高,本名蛮子,出身贫寒,祖祖辈辈都是草根百姓,他自己也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普通人。。
当时的时代背景正是宇宙大将军侯景荼毒江南的时节!
侯景,原为东魏将领,后因内乱投降梁朝。
他野心勃勃,不仅未能忠诚于梁朝,反而发动叛乱,攻陷建康(今南京),自立为帝,建立“汉”政权。
在此期间,他实施暴政,荼毒江南,使得百姓生灵涂炭,社会动荡不安。
侯景的残暴行径,使得梁朝政权摇摇欲坠,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反抗。
岭南的陈霸先,世居岭南,原本是没有机会当皇帝的,侯景的暴政百姓的流离,让他被迫入局,投身于反抗侯景的斗争中。陈茜是陈霸先的侄子,在兵荒马乱中遇到了,16岁的韩子高,陈茜对韩子高一见钟情,并承诺要保他一生富贵。
韩子高为了不再受乱世荼毒,便跟随了陈茜。
从此,他晚上侍寝陈茜,白天则勤练骑射武功,加修诗词兵法,
因为这场奇遇,也因为韩子高的天子与努力,让大字不识一个韩子高后来者居上,迅速成长为一名文武双全将领,成了陈茜的得力助手。
时光总是飞逝着,陈霸先深知梁朝政权已经腐朽不堪,需要新的力量来引领国家走向繁荣。
于是,陈霸先利用自己的威望和实力,逐步掌控了梁朝的政权。最终,在梁朝末代皇帝被废后,陈霸先自立为帝,建立陈朝,史称陈武帝。
陈武帝在位期间,致力于稳定政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他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同时,他注重农业发展,减轻百姓负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他的治理下,陈朝逐渐走向繁荣稳定。
陈武帝去世之后把皇位传给了陈茜,史称陈文帝。
早年的是陈茜对韩子高承诺:“他日我若称帝,必立你为后,咱俩共享这大好河山。”
后来陈茜称帝,便想起当年的誓言,欲兑现之,立韩子高为后。
可这个想法太过惊世骇俗,朝臣们不接受一个男人也可以母仪天下,这件就僵持下来了。
陈茜迫于舆论压力,只能无奈放弃这个念头,只能封官给韩子高,使得韩子高一时间手握重兵、权倾朝野。
陈茜死后,其堂弟陈顼继位。由于韩子高手握重兵,对新主构成了威胁,陈顼为了坐稳皇位动了杀心。
已经有人提醒了韩子高新帝对他不信,同时劝韩子高你手中有军权,可以自立为王的。
韩子高拒绝了,他并未因手握重兵而自立为王,反而因陈茜的死而心生绝望,才30岁便随陈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