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 > 第232章 咸阳宫使者来访

第232章 咸阳宫使者来访(1/2)

    咸阳城西市,邢家商铺。

    严冬已过,初春时节,细雨蒙蒙。

    店铺前排起了长队,络绎不绝的秦国百姓和商贾在雨中驻足等候。

    自从库赛特的棉衣传入秦国,这种既能御寒又轻便的衣物,很快就成了各地争相购买的抢手货。

    十二岁的邢光坐在檀木案几前,正在细细核对账册。

    虽然年纪尚小,但那双明亮的眼睛中却透着不符年龄的老成。

    蘸取朱砂,在绢帛上做着标记,每一笔都精准有度。

    邢家商铺在咸阳城内已经开了两家,周边的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新兴)也开了商铺。

    库赛特棉布、棉花、棉衣在整个秦国的销售网络正在不断扩展中,运营上的事情,库赛特没有插手,直接让熟悉本地商业环境的邢家直接操作。

    所以,邢家大小一辈都到处忙活,连才十二岁的邢光都得坐镇店铺之中。

    至于代表库赛特袁梦琪和亦思娜,她们主要负责往来维护库赛特的商道。

    这条商道从库赛特北地岱海的柴坎城,到西北的咸阳,需渡过黄河,穿过数百个部落林地,经过义渠,方才到达秦国,全程1000多公里。

    实际上,就算用系统生物的库赛特草原马和库赛特牧牛,每月往返两次,单程时间就超过半个月。

    而维持这条运输通道,是她们最重要的任务,押送每月两批次正常到货。

    不过由于库赛特汗国在草原地区霸主地位,连续多场对匈奴、林胡的胜利,北地数百游牧部落都归属库赛特汗国。

    只有西河宗氏部,北河宗氏部,以及义渠国数千部落,还未归顺库赛特汗国。

    当然,这些部落也没胆子跟库赛特汗国直接开战。

    匈奴那十几万人是怎么被库赛特数千骑兵直接冲崩的?林胡丘林部是怎么被屠的?

    这都是前车之鉴,在草原上,是崇尚武力至上,要么臣服要么远遁。

    毕竟,游牧民族么,都是打不过,还能跑不了。

    就在邢光将近来出库入库账目盘清楚时。

    邢家商铺管家神色匆匆地走来,压低声音道,

    “少爷,外面有位自称樗里疾的先生求见。“

    十二岁的邢光执笔的手微微一顿,略微思索后,问道:“是哪位,可曾说明来意?“

    管家环顾四周,又压低了声音,说道,“老奴观其举止气度,穿着极好,像是世族大家。“

    邢光放下朱笔,嘴角露出若有似无的笑意:

    “那请他到后院芝兰茶室。“

    “老奴已将他请往后室。”

    片刻后,后室席台处。

    赢疾端坐在紫檀木案几前,目光在茶室内的陈设上逡巡。

    青瓷茶具造型古朴,灰白色的釉色莹润,一看便知是名家所制。

    就算是秦宫内也不曾有如此色样的瓷器,战国至秦汉时代,宫殿装饰点缀,一般以青铜为主,黄铜为辅。

    战国时期正是从陶器向瓷器过渡的时代,只是这个时代青瓷远没有东汉之后色彩多样。

    案几一角摆着一方端砚,砚池如镜,显然是经常使用的。

    “让先生久候了。“

    清亮的童声传来,赢疾抬头,只见一个身着素色直裰的年少者从外步入。

    少年身形不高,但步态从容,目光沉稳,虽为孩童,但身姿挺拔。

    那少年颇有礼数,拱手作揖,对着赢疾就唤先生。

    “邢光见过樗先生!”

    “汝乃邢家少主?“赢疾自己也不过是十七岁,未到弱冠之年,同样器宇轩昂,尽显不凡。

    此番出来,却受对方大礼,眉头微挑,语气中带着几分惊讶,却又似乎在意料之中。

    邢光施了一礼:“正是小子。先生远道而来,不知有何指教?“

    “久闻邢家棉衣誉满咸阳,“樗里疾抚须笑道,“慕名而来,想向少主请教一二。“

    “先生过誉了。邢家这棉衣乃域外意外所得。”

    少年邢光唤商铺管事将米汤送来。

    战国时期,接待贵客,一般以米汤招待,所谓米汤其实就是一种发酵米酒,类似于现代的酒酿。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中,没有哪个国家有喝茶的习惯。

    《周礼·天官·膳夫》记载,周天子平时喝的饮料是水,米浆,米汤,米酒之类的。

    真正流行喝茶的只有偏安一隅的巴国和古蜀国,茶叶几乎成了巴蜀人的专利。

    将茶叶引入中原的,是秦惠文王嬴驷,他先灭古蜀,再灭巴国,才得到茶叶。

    但是,伊晨到来改变了这种状况,她在棉花种植推广之后,就瞄准了茶叶贸易。

    只是山西到内蒙古的草原不适合种茶树,还是四川盆地,以及南方江浙地区比较适合。

    在北地种茶树,需要灌溉系统,但伊晨还是在试着种植一批。

    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