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是城东的‘丰裕号’和‘宝昌隆’,这两家…背后东家似乎与徐尚书家有些往来。”
“知道了。”
叶明点点头,并未动怒,“价格涨了,就按新价格买。能买多少买多少。另外,立刻派人,持我的名帖和兵部的公文,去滇南巡抚衙门和岭南节度使衙门,言明此为军国急务,请他们协调当地官矿,直接按旧价优先供给我们所需矿料。”
“再派人去江西、湖广等地,探寻新的矿源,特别是以往认为品位不高、开采不易的矿脉,也去查看,带回样品。”
他思路清晰,一方面不惜成本维持短期供应,另一方面动用官方渠道施压并开辟新的原料渠道。
世家再强,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对抗代表皇帝意志的兵部公文,尤其是在边关不宁的当下,“军国急务”四个字重若千钧。而探寻新矿源,则是长远之计。
“可是大人,这成本…”吏员有些犹豫。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钱的问题,我去向陛下请内帑支持。”叶明斩钉截铁,“记住,我们现在买的不是矿石,是时间。”
处理完物料危机,叶明又将目光投向更深层次的问题。
惊雷弩和破阵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超越时代的理念和“格物”所得的零星知识,但根基并不牢固。
材料的性能、声波的原理、力的传导……很多都还停留在经验层面。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