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 > 第912章 叶瑾的新发明

第912章 叶瑾的新发明(2/2)

录其断裂前的极限弯折角度和锤击次数。数据合格,该批次毛坯才被准许送入下一道工序。

    机巧坊是整个体系精度的心脏。

    这里相对安静,却更令人神经紧绷。

    空气中弥漫着菜籽油冷却液和磨石粉的味道。

    工作台上,工匠们借助叶明设计、由老匠人手工精雕细琢出的“游标卡尺”、“内径百分表”、“齿轮公法线千分尺”等一众超越时代的量具,对每一个零件进行苛刻的检测。

    “这个主动齿轮,第三齿公法线长度超差一丝半!废!”

    质检的老匠人面无表情,将一枚看似完美的铜齿轮扔进旁边的废料箱。

    那工匠脸上肌肉抽动了一下,却无话可说,默默拿起下一个毛坯。

    标准化带来了零件的互换性。合格零件被分门别类,放入一个个标注着精确尺寸范围的木格中。

    总装坊的工匠不再需要为每一个零件单独修磨适配,他们只需从对应的格子里取出零件,如同搭积木一般进行组装。效率提升了何止数倍! 但新的问题也随之暴露。

    在一次连续射击测试中,一部惊雷弩的扳机杠杆突然断裂。

    叶明叫停测试,拿起断裂件,断口呈现出明显的疲劳纹路。

    “问题不在材料,在于设计。”叶明指着杠杆根部一个细微的直角转折,

    “应力过于集中。赵师傅,传令下去,所有受力零件的直角连接处,必须改为圆弧过渡,半径不得小于一毫。将此条列入《惊雷弩制图规范》。”

    一条条基于实战反馈和理论分析(叶明灌输的简单材料力学概念)的改进条款被不断补充进规范之中。

    惊雷弩在量产的过程中,自身也在飞速进化,变得更加可靠。

    另一边,叶瑾的小玩具给了叶明巨大的灵感。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