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奇怪。二皇子和贺兰氏的人怎么会用同一种信物?除非...他们之间有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叶明沉思片刻,突然问道:"上次那些被盗的图纸,核心部件的参数都按我说的改动了吧?"
胡三娘点头:"按大人吩咐,所有外传图纸都缺少关键参数。特别是连弩的弦槽角度和烟雾弹的硝石配比,都用了错误数据。"
"很好。"叶明嘴角微扬,"传令下去,明天开始研发'破虏弩Ⅱ型'。重点改进弦槽角度和扳机结构,射程再增加三十步。"
胡三娘眼睛一亮:"大人是要..."
"让他们偷。"叶明冷笑,"偷到的永远是过时的技术。"
接下来的三天,兵械院昼夜不息。叶明亲自带队改良连弩设计,将弦槽角度从45度调整为42度,同时改进了扳机结构。测试时,新弩的射程达到了惊人的三百一十步,比Ⅰ型又提高了三十步!
"妙啊!"张什长爱不释手地抚摸着新弩,"这力道,这准头,北疆蛮子的皮甲就跟纸糊的一样!"
叶明却转向铁匠坊:"'火龙涎'的储存问题解决了吗?"
负责的工匠愁眉苦脸:"大人,那东西太容易泄漏,普通的皮囊根本..."
"试试这个。"叶明递过一个小罐子,"我加了树胶增稠,看看效果。"
工匠将信将疑地按新配方调制,果然得到了一种粘稠如蜜的燃烧剂。更妙的是,这种改良版"火龙涎"可以安全地储存在特制的铜罐中,使用时再稀释。
测试新配方时,意外发生了——火焰温度远超预期,瞬间将测试用的木架烧成白灰!热浪扑面而来,叶明急忙拉着众人后退。
"大人小心!"张什长用身体挡在叶明前面,手臂被飞溅的火星烫出几个水泡。
叶明连忙命人取来药箱,亲自为老部下包扎。看着张什长强忍疼痛的样子,他突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瓷瓶。
"用这个,止痛效果更好。"
瓷瓶里装着叶明根据现代知识配制的简易药膏,主要成分是薄荷油和蜂蜡。张什长将信将疑地涂上,顿时瞪大眼睛:"凉丝丝的!不疼了!"
周围士兵纷纷称奇,叶明索性将配方交给军医:"大量配制,分发各营。"
正当众人为这一连串突破欢欣鼓舞时,李天宝匆匆跑来:"少爷!小小姐带着胡姑娘在校场搞什么名堂,您快去看看吧!"
校场上,叶瑾正蒙着胡三娘的眼睛,神秘兮兮地把她往前带。周围站满了士兵,个个憋着笑。
"三娘姐姐别偷看哦!"叶瑾奶声奶气地说,"再走三步...好了!"
她猛地松开手。胡三娘睁开眼,只见全体士兵整齐列队,"唰"地一声举起盾牌——每面盾牌上都画着一个笑脸!
"祝胡管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两百个粗犷的嗓音齐声喊道,震得树上的鸟儿都飞走了。
胡三娘呆若木鸡。今天是她生日,连自己都忙忘了,没想到...
张什长走上前,郑重地捧上一把精致的匕首:"胡姑娘,这是弟兄们凑钱打的。刀身用的是叶大人新研制的钢,刀柄是每人贡献的一块铜钱熔铸的。"
匕首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刀柄上密密麻麻刻着所有士兵的名字。胡三娘接过匕首,眼泪夺眶而出。
叶瑾不知从哪捧出一个小巧的"蛋糕"——其实是用馒头垒成,上面插着二十根细蜡烛。
"许愿吹蜡烛!"小丫头兴奋地指挥,"我教士兵叔叔们唱生日歌了!"
于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出现了:两百个彪形大汉用兵器敲击着节奏,扯着破锣嗓子唱起生日歌。那场面既滑稽又感人,连路过的文官都忍不住驻足观望。
胡三娘哭得稀里哗啦,许完愿后一口气吹灭所有蜡烛。士兵们欢呼起来,几个年轻小伙甚至把胡三娘抛向空中庆祝。
叶明站在远处看着这一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些平凡的温暖时刻,或许就是他奋斗的意义所在。
欢庆过后,叶明召集核心人员开了个秘密会议。
"据线报,被盗的图纸已经在碧泉庄投入生产。"叶明展开一份密报,"但他们的连弩射程只有二百四十步,烟雾弹持续时间也不到我们的一半。"
胡三娘不解:"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因为缺少关键参数。"叶明解释道,"比如连弩的弦槽角度,图纸上写的是45度,实际最佳是42度。这3度的差距,就决定了三十步的射程。"
众人恍然大悟。张什长拍腿大笑:"妙啊!让他们偷,偷到的都是残次品!"
"不止如此。"叶明取出一卷新图纸,"我准备了一份'特别礼物'。胡管事,想办法让这份图纸'意外'落到二皇子的人手里。"
胡三娘展开图纸,发现是连弩Ⅱ型的"改进版",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