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递过一本发黄的账册,上面记载着十年前的一批特殊军械订单。
叶明仔细查看,眉头渐渐皱起——这批军械的材料去向写着"御用",但签收人却是"王记工坊",而且最终流向是一个叫"碧泉庄"的地方。
叶明记得很清楚,碧泉庄是二皇子的避暑别院。
"三娘,这事不要声张。"叶明合上账册,"继续整理仓库,发现类似的东西立刻告诉我。"
胡三娘乖巧地点头,临走时又想起什么:"对了大人,小小姐来找您,在偏厅等着呢。"
叶明收拾好账册,来到偏厅。叶瑾正趴在桌上,专心致志地画着什么,连哥哥进来都没察觉。
"画什么呢?"叶明凑近一看,顿时哭笑不得——小丫头竟然把他的战术手册画成了连环画!那些枯燥的阵型变换被她用可爱的小人形象表现出来,生动又有趣。
"三哥!"叶瑾献宝似的举起画册,"你看,这样是不是更容易看懂?"
叶明仔细翻看,惊讶地发现妹妹不仅画得惟妙惟肖,还准确抓住了每种战术的精髓。那个"三三制"突击队形,她用三只小老虎和两只小狐狸表示,既形象又保密。
"瑾儿,你真是个天才!"叶明突然有了主意,"想不想帮哥哥一个忙?"
当晚,国公府的书房灯火通明。叶明口述,叶瑾执笔,将枯燥的军事教材全部转化为图文并茂的画册。小丫头越画越起劲,还自创了"盾牌熊"、"长枪鹤"等形象来代表不同兵种。
"三哥,这个'水龙车'我画成喷水的大乌龟好不好?"叶瑾咬着笔头问。
叶明宠溺地点头:"随你高兴,只要把原理表达清楚就行。"
兄妹俩忙到深夜,终于完成了《新军训练图说》第一册。叶瑾困得直打哈欠,却还坚持要在封面画上兄妹俩的Q版形象。
"这样士兵叔叔们就知道是谁教他们的啦!"小丫头得意地说。
第二天,这些画册在军中引起了轰动。那些不识字的士兵如获至宝,纷纷照着图画练习。
张什长捧着画册爱不释手:"大人,这可比先生讲课明白多了!"
叶明借机推广了"看图说话"的教学法,让士兵们用图画记录战术心得。
没想到这一举措意外收获了不少实用的小创新——有个士兵设计了便于携带的箭囊,还有个士兵改良了绑腿的方法。
正当军事改革如火如荼时,胡三娘又带来了新发现:"大人,我在仓库最里面找到几个旧箱子,里面有些奇怪的东西..."
叶明随她来到仓库深处,只见几个蒙尘的木箱中,整齐排列着几十个奇特的金属部件——那分明是某种大型机械的零件,工艺之精良远超当前水平。
"这是..."叶明拿起一个齿轮,心头一震。这种精密度的机括,只有皇家工坊才能制作,而且明显是近年的产物。
箱底的送货单已经被撕毁,只残留一个模糊的印章——"御用...监造..."
"三娘,这些箱子什么时候送来的?"
胡三娘翻看记录:"上个月底,说是从皇庄调来的旧物。"
叶明眼神一凝。皇庄?那可是直接归皇家管辖的地方。事情越来越复杂了...
傍晚的训练结束后,叶明独自在沙盘前推演。突然,一阵熟悉的清香飘来——是叶瑾特制的桂花香。
"三哥,我给你送饭来啦!"叶瑾提着食盒蹦蹦跳跳地进来,"母亲特意炖了人参鸡汤,说你最近太累了。"
叶明心中一暖,暂时放下烦心事。兄妹俩就着沙盘边缘吃饭,叶瑾兴奋地讲着她新构思的"连环画兵法"。
"对了!"小丫头突然想起什么,从袖中掏出一个香囊,"给三哥做的,里面加了安神的药材,还有..."
她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我从青云观求来的护身符!道长说能避邪祟!"
叶明笑着接过,拍了拍她的头。
翌日,讲武堂校场上,两百名精兵肃立如松。
今天是新式战术的首次大规模演练,连叶凌云都特意从军营赶来观摩。叶明站在指挥台上,手中小旗一挥,士兵们立刻如臂使指般变换队形。
"三三制,突击阵型!"
十个五人小队瞬间化作锐利的箭头,三人前突,两人掩护,交替前进。
沙盘上枯燥的理论此刻活了起来,士兵们默契得仿佛共用一个头脑。
"变!圆阵防御!"
随着旗语变化,所有小队立刻收缩成一个个小圆阵,盾牌向外,长枪如林。
更精妙的是,这些小圆阵彼此呼应,形成大圆套小圆的立体防御。
叶凌云忍不住拍案叫绝:"妙!这阵法比传统的方阵灵活多了!"
演练高潮是张什长带领的十人小队对阵百名"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