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拿个新笼子来。"叶明吩咐道,"别吵醒瑾儿。"
不一会儿,小丫鬟取来了一个精致的竹编小笼。叶明小心地把蝈蝈放进去,又摘了片嫩菜叶放在笼底。
"先放在我这儿吧,等瑾儿醒了再给她。"
花厅里,李婉清正在用早膳。见叶明进来,她温柔地笑了笑:"明儿今日气色不错。"
叶明行礼问安:"母亲昨夜睡得可好?"
李婉清点点头,示意他坐下:"听说你今日要出门?"
"嗯,想去城南的慈恩寺上柱香。"叶明夹了个小笼包,"为父亲祈福。"
李婉清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你有心了。"她轻轻叹了口气,"你父亲前日来信,说边关局势已经稳定了些。"
叶明心头一松:"那就好。"
母子二人安静地用着早膳,偶尔交谈几句。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餐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衬得青瓷碗碟越发莹润。
用过早膳,叶明回房换了身素色长衫,腰间只系一枚白玉佩,显得清雅脱俗。
他让李天宝准备了香烛供品,正要出门,却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三哥!"叶瑾揉着眼睛跑过来,发髻还松散着,"你要去哪儿?我也要去!"
叶明笑着替她理了理鬓发:"去慈恩寺上香,你要去就快些梳洗。"
叶瑾欢呼一声,转身就跑,差点撞上端着茶盏的李天宝。
"小姐慢些!"李天宝慌忙护住茶盏,哭笑不得。
半个时辰后,兄妹二人乘着马车出了府。叶瑾趴在车窗上,好奇地张望着街景。
她今天穿了一身淡粉色的襦裙,发间只簪了一朵小小的珠花,看起来格外灵动。
"三哥,慈恩寺的素斋好吃吗?"叶瑾突然问道。
叶明失笑:"你是去上香还是去吃斋的?"
叶瑾吐了吐舌头:"上次二哥带回来的素点心可好吃了,说是慈恩寺的师傅做的。"
"那今日我们也带些回去给母亲尝尝。"叶明宠溺地说。
马车穿过繁华的街市,渐渐驶入城南。这一带比城东清静许多,道路两旁古树参天,偶尔能看见几个挑着担子的货郎慢悠悠地走着。
慈恩寺坐落在半山腰上,青砖灰瓦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显得庄严肃穆。
叶明牵着叶瑾的手,沿着石阶缓步而上。
石阶两旁是茂密的竹林,风吹过时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禅意。
"三哥,我走不动了..."爬到一半,叶瑾就开始撒娇。
叶明蹲下身:"上来吧,我背你。"
叶瑾欢天喜地地趴到哥哥背上,小脑袋靠在他肩上:"三哥最好了!"
李天宝在后面偷笑,被叶瑾瞪了一眼,赶紧装作看风景。
寺门前,一个小沙弥正在扫地。见有香客来,他放下扫帚,双手合十行礼:"阿弥陀佛,施主是来上香的?"
叶明还礼:"正是。烦请小师父引路。"
小沙弥领着他们穿过山门,来到大雄宝殿。殿内香烟缭绕,几尊金身佛像宝相庄严。
叶明净手上香,虔诚地跪拜祈福。叶瑾也有样学样,小脸上一片认真。
上完香,小沙弥带他们去偏殿用茶。
一位白眉老和尚正在煮茶,见他们进来,慈祥地笑了笑:"小施主们远道而来,喝杯清茶解解乏吧。"
叶明谢过,接过茶盏轻啜一口,只觉清香沁人,回味甘甜。
"好茶。"他由衷赞叹。
老和尚笑眯眯地问:"小施主可是为家人祈福?"
叶明点头:"为家父祈福。他远在边关..."
老和尚捻动佛珠,轻声道:"心诚则灵。施主一片孝心,佛祖必会保佑。"
正说着,一个小和尚匆匆跑来,在老和尚耳边低语几句。老和尚起身告罪:"寺中有些琐事,老衲失陪了。"
叶明连忙起身相送。待老和尚走后,叶瑾好奇地问:"三哥,你说佛祖真的能听见我们的祈祷吗?"
叶明摸了摸她的头:"心诚则灵。"
在寺里用过素斋,又带了几盒素点心,兄妹二人准备下山。
刚走到山门处,却见一群人抬着个担架匆匆上来,担架上躺着个满脸是血的年轻人。
"让让!快让让!"为首的中年汉子焦急地喊道,"师父!救命啊!"
方才那位白眉老和尚闻声赶来,查看伤者情况后,立刻吩咐小沙弥去取药箱。
"怎么回事?"叶明上前问道。
中年汉子抹了把汗:"小的是城南铁匠铺的,这小子是我徒弟。今早打铁时铁渣子崩进眼睛里了..."
叶明心头一紧。在这个时代,眼伤处理不好很容易失明。他看了看伤者痛苦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