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 > 第848章 朝堂新局

第848章 朝堂新局(1/2)

    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御书房的地砖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叶明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将最后一本奏折归类放好。

    三天三夜没合眼,案几上的浓茶已经续了七次,舌尖只剩下苦涩的滋味。

    "表弟,再坚持会儿。"李君泽从堆积如山的文书中抬起头,眼下挂着浓重的青黑色,"把吏部和户部的人选定下来,就能歇息了。"

    叶明点点头,将两枚白玉棋子推到沙盘上的关键位置:"吏部非杜衡莫属,他刚正不阿,又是太子妃的叔父,足以服众。户部...我推荐赵怀瑾,此人在江南赈灾时表现卓着,而且与世家无涉。"

    李君泽用金丝楠木制成的"尚书"令牌压在那两枚棋子上,又拈起一枚黑棋放在兵部位置:"兵部你兼着,我没意见。但工部和刑部..."

    他叹了口气,"世家势力盘根错节,不是换个人就能解决的。"

    叶明正要接话,外面传来三声轻叩。

    一个小太监躬身进来:"殿下,郑尚书求见。"

    李君泽与叶明交换了一个眼神。

    工部尚书郑铎,范阳卢氏的姻亲,虽未参与叛乱,但思想保守,是改革的最大阻力。

    "宣。"李君泽整了整衣冠,瞬间恢复了太子威仪。

    郑铎进来时,目光先在沙盘上停留了一瞬,随即恭敬行礼。

    他年约五旬,面容清癯,一袭紫袍纤尘不染,连胡须都修剪得一丝不苟。

    "老臣冒昧打扰,实有要事。"郑铎声音平稳,"工部清点卢府资产,发现大量与胡人往来密信,其中提及...提及朝中另有同谋。"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叶明一眼,"老臣以为,此事当严查。"

    叶明心中一凛。郑铎这是话中有话,暗示卢家余党未清,甚至可能影射叶家!

    李君泽面不改色:"郑卿有心了。此事就交由刑部与大理寺会审,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郑铎似乎对这个安排不太满意,又不敢明说,只得转移话题:"殿下,老臣还有一事。工部近日接到兵部行文,要求赶制三千把新式神臂弓,但所需精铁数量巨大,恐怕..."

    "恐怕什么?"叶明忍不住插话,"郑大人是觉得边关将士不配用好兵器?"

    "叶侍郎言重了。"郑铎不慌不忙,"老臣只是担心国库吃紧。况且..."

    他顿了顿,"《军功授田制》一旦推行,所需钱粮更是天文数字。"

    原来症结在这里!叶明恍然大悟。郑铎反对军械制造是假,阻挠军功授田才是真!

    李君泽抬手制止了叶明的反驳:"郑卿所虑不无道理。这样吧,明日朝会,我们详议此事。"

    郑铎告退后,叶明一拳砸在案几上,茶盏跳起老高:"这老狐狸!分明是要阻挠改革!"

    "稍安勿躁。"李君泽按住他的手,"郑铎代表的不只是他自己,而是整个保守势力。对付他们,急不得。"

    叶明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表哥说得对,朝堂博弈不是战场厮杀,光靠一腔热血解决不了问题。

    "当务之急是确保《军功授田制》通过。"李君泽沉思道,"明日朝会,我会让杜衡率先表态支持。你呢,最好带几个平民出身的将领到场,让那些老爷们看看,他们口中的'寒门子弟'是如何为国流血的。"

    叶明眼前一亮:"好主意!赵破虏手下有几个校尉,都是战功赫赫的平民将领,我这就派人去请!"

    离开皇宫时已近午时。叶明骑马穿过朱雀大街,发现京城已恢复往日的繁华。

    商铺开张,行人如织,仿佛前些日子的血战只是一场噩梦。

    只有城墙上的修补痕迹和巡逻士兵身上的绷带,提醒着人们不久前的危机。

    转过一个街角,叶明突然勒住马缰——路边茶楼上,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凭窗而坐。

    那人一袭青衫,面容清瘦,正是多日不见的白鹿书院山长顾炎武!

    "顾先生!"叶明惊喜地喊道。

    顾炎武微笑颔首。叶明连忙下马上楼,恭敬行礼。

    这位大儒不仅是太子的老师,更是朝中清流的领袖,在士林中威望极高。

    "听闻叶侍郎近日忙于整顿朝纲,老夫本不想打扰。"顾炎武给叶明斟了杯茶,"但思来想去,有些话不得不说。"

    叶明正襟危坐:"先生请讲。"

    "《军功授田制》草案我已看过,立意甚好。"顾炎武话锋一转,"但你想过没有,为何历代改革多败少成?"

    叶明思索片刻:"既得利益者阻挠?"

    "这是一方面。"顾炎武轻抚长须,"更重要的是缺乏人才支撑。你打破世家垄断,可曾想好由谁来填补这些位置?寒门学子读得起书吗?平民将领通政务吗?"

    一席话如醍醐灌顶。叶明这才意识到自己只考虑了"破",却没想好如何"立"。

    "先生教诲的是。"叶明诚恳道,"不知可有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