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正在书房与几位心腹议事,见他来了,立即屏退左右。
"叶明,你受伤了?"太子注意到叶明手臂上的血迹。
"皮肉伤,不碍事。"叶明简要汇报了野狼谷的发现和南方叛军的动向,"表哥,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严峻。崔家的叛军至少有五千,加上卢家私兵,恐怕有八千之众。而北疆胡人..."
太子抬手打断他:"刚刚收到北疆急报,胡人主力开始移动了。你父亲已率军迎击,但胜负难料。"
他走到窗前,望着渐暗的天色,"更麻烦的是,今日早朝,周延儒突然提议调南陵大营的军队去镇压南方'流民',幸好杜衡据理力争,才没通过。"
叶明心头一跳。周延儒这是想调走京城的援军!看来太子怀疑得没错,此人确实有问题。
"表哥,我建议立即逮捕周延儒,严加审问。"
太子摇摇头:"打草惊蛇。我已派人暗中监视他,希望能顺藤摸瓜,找出更多同党。"
他转身从书架上取下一卷地图,"当务之急是加强京城防务。八千叛军虽不足以攻破京城,但若与胡人里应外合..."
叶明展开地图,与太子一起研究防御部署。
两人一直商议到深夜,确定了几个关键点:加强城墙防御,严格控制城门出入,清查城内可疑人员,最重要的是——保护粮仓和武库,这是守城的命脉。
离开太子府时,已是子夜时分。叶明骑马穿行在寂静的街道上,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身后传来。
他警觉地按住剑柄,回头看去,却是赵小满策马追来。
"大人!李天宝醒了,说有要事禀报!"赵小满气喘吁吁地说,"他在卢府当差时,曾听卢承嗣提过一个叫'月影'的计划,说是要在守军换防时动手!"
叶明心头一震。守军换防...京城守军每七日换防一次,下次换防正是七月十六子时!
"立刻去兵部查换防记录!"叶明调转马头,"我要知道七月十六当晚的值守安排!"
兵部值夜的书吏见侍郎大人深夜来访,不敢怠慢,立即取来换防记录。
叶明仔细查看,眉头越皱越紧——七月十六当晚,北门和西门的守将都是新调任的,而这两个门正好对着胡人和南方叛军的方向!
更可疑的是,这次换防是由兵部侍郎杨荣亲自安排的,而杨荣...正是卢家的门生!
"果然如此..."叶明冷笑。卢家的"月影"计划,就是利用换防时的混乱,让叛军趁机攻城。而安排亲信守关键城门,更是为了里应外合!
他立即写密信向太子汇报这一发现,同时命令赵小满带人秘密监视杨荣和周延儒的一举一动。
回到国公府已是三更天。叶明刚踏入院门,就看见母亲李婉清站在廊下,身旁的侍女提着灯笼。
"娘,您还没休息?"叶明赶紧上前行礼。
李婉清打量着儿子狼狈的样子和手臂上的伤,眼中闪过一丝心疼,但很快恢复平静:"你父亲来信了?"
叶明点点头,低声道:"父亲安好,已在北疆准备决战。"
"那就好。"李婉清示意侍女退下,亲自为儿子披上一件干爽的外袍,"明儿,为娘知道你肩上的担子重,但切记——叶家儿郎宁可站着死,不能跪着生。"
叶明肃然:"儿子谨记。"
李婉清又从袖中取出一块古朴的玉佩:"这是你祖父留下的,据说能辟邪保平安。你带在身上。"
她顿了顿,"另外,为娘已命人将府中护院增加到三百,都是你父亲的旧部,可信。"
叶明心头一暖。母亲虽不问政事,却早已为他做好了一切准备。他郑重地接过玉佩,挂在腰间。
回到书房,叶明强打精神继续研究城防图。根据最新情报,他重新调整了兵力部署,特别是北门和西门的防御。
最让他担心的是城内潜伏的卢家余党——这些人会在关键时刻制造混乱,必须提前清除。
窗外,一轮渐圆的月亮高悬天际,洒下清冷的光辉。
叶明走到窗前,望着那轮明月,心中计算着时间。三天,只剩三天了。
而他,必须在这之前找出所有内奸,粉碎"月影"计划,否则京城危矣!
七月十四,黎明前的兵部衙门静得能听见烛花爆裂的声音。
叶明伏在案前,面前摊开的是一张精心绘制的假图纸——改良型神臂弓的"最新设计"。
他在几个关键部位故意画错,又在图纸角落标注了一行小字:"七月十六子时,北门测试"。
"大人,鱼饵已经下好了。"赵小满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口,手里端着热茶,"按您的吩咐,我故意在杨大人值房外跟人说起您通宵改良神臂弓的事。"
叶明接过茶盏,热气氤氲中露出一丝笑意:"杨荣什么反应?"
"他假装不在意,但我看见他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