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或商船改造而成,也不乏“纯血统”的航母,三国由此在该舰型的发展上占据了领先的地位。
相比之下,华夏在这方面却是有些落后,除了改造过几艘水上飞机母舰外,还未能正式建造其他专用飞机起降的战舰。
但后发也有后发的好处,可以从别人那里借鉴经验,在某些地方能少走点弯路。
更何况,在造船和航空等领域都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华夏,既具备雄厚的工业基础,又不缺乏设计人才和有雄心的决策者,迎头赶上并非难事。
事实上,国防军海军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关于航空母舰的设计工作,建设事宜也列入了计划,在华盛顿会议之后,便可以不受干扰的投入实施阶段。
华夏航空母舰初试啼声,并未像以往的水上飞机母舰那样走改造的路数,而是选择了从头开始建造纯正的航母。
基于摸索经验,国防军对这种第一次尝试的新舰型只建造了一艘,并将其命名为“燕山”号,具体工作交给了钦州海军造船厂。
1923年8月“燕山”号正式开工,第二年底顺利下水,1926年2月全面完工,随即便投入到各种技术和运作的试验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