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第一公 > 第68章 转折(3)

第68章 转折(3)(2/3)

子。

    “几笼了?”

    范从文挨着李老歪坐下,从对方碟子中,拿了个藕片扔嘴里。

    “三笼,十八个...”

    “好家伙!好汉子!”范从文竖起大拇指。

    “我年轻那阵!”李老歪扣了下牙,随手弹了弹,“就这个包子,一顿能吃四十个!”

    说着,他低声道,“见着老熊了?”

    “嗯!”范从文点头。

    李老歪看看他,“那咋这么快就回来了?”

    “他那人心里有数,不用多说!”范从文说着,对店外的老板娘道,“劳驾,给八宝碗茶喝....”

    话音落下片刻,一碗热茶送了上来。

    李老歪压低声音,“我总觉得,那人有些....跟咱们...有些....不是一条心似的!”

    “不是不是一条心,是有点二二丝丝的!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范从文嫌弃的看了一眼茶碗,却毫不在乎的喝了一口,“放心,他知道轻重!”

    说着,他顿了顿,“人呀,都有私心!若是一开始,就跟咱们铁板一块,生死与共,反倒是不能放心!”

    “那咱们事差不多了....回去?”李老歪问道。

    “回!”

    范从文又喝口茶,“外边的饭,不行!”

    “那一会,我就把这回出来的花的账,给公爷传回去!”李老歪闷声道。

    “信不过我?”范从文斜眼,“还特意做一本账,你识数吗?”

    “不识数,但我知道这钱您都给谁了!”

    李老歪正色道,“大几十万给出去了,我得让公爷那边留个凭证!”

    他俩正说着,突见早点铺子的老板和老板娘小跑着冲到巷子口,然后对着一个方向跪了下去。

    “太子出来了?”李老歪嗖的起身。

    范从文快步走过去,也是一脸疑惑。

    就见刚才还拥挤的大街,突然之间变得肃静无声。

    一队穿着袈裟的僧人,手持各种法器,目不斜视的穿行而过。道路两旁,跪满了笃信佛法的百姓,甚至还有人从怀中掏出铜钱,一个劲儿的往那些僧人的手中塞去。

    看方向,正是往秦王府那边去的。

    “祸国殃民的玩意!”

    范从文对着那些和尚的背影骂了一声,“早晚给你们都收喽......”

    说着,看着僧人队伍中间,一名坐在法轿之中,身披金色袈裟的高僧,继续骂道,“皮燕子里插鸡毛掸子,装什么大尾巴狼?”

    ~~

    “微臣等叩见太子千岁.....”

    秦王府西侧的西苑,玉澜堂之中穿着大红绣金龙袍的太子朱标,笑吟吟的从外而入。

    “起来吧!”

    陕西布政使赵新,按察使韩宜可,都指挥使刘文,以及知府王宗周等大小官员数十人,皆是俯跪于地,叩首行礼之后,才缓缓起身。

    布政是藩台,按察是臬台,都指挥使是镇台。

    代表着陕西行省最高军政权力的三名大员,此刻悉数到场。

    其实这几人都是朱标的熟人,亦可以说是他的赏识的旧人。

    赵新,洪武十四年曾任过一次布政使,后因得罪韩国公李善长,被罢免回乡,而在李善长倒了之后,太子朱标第一时间就把这人给重新启用。

    韩宜可,也担任过陕西按察司的佥事。此人是出了名的有风骨,品行正,甚至有时候连朱元璋的面子都不给。明明已是去了云南,也被太子朱标重新提拔成了主管一省法纪的按察。

    最后是都指挥使刘真,皇帝亲军上十二卫出身,早年间曾在东宫任职武官。

    从这三样安排就能看出朱标的权术之道。

    仅靠这三个人,就把陕西这个北方大省的军政大权,不动声色的抓在手里。而且无论是出手的时机,还是他们这三个人选,都让人挑不出任何的瑕疵。

    “一年未见,太子爷您瞧着有些清减了!”

    都指挥使刘真,相貌类似文官多过武人,“可是这一路跋涉,累着了?”

    “哪里就累了,整日都在马车中!”

    朱标笑笑,“不是坐着就是躺着....要说累,也是闲的累!”

    殿内官员人等见太子如此亲和,也都跟着面露笑意。

    “对了!孤刚才过来的路上听说佛诞....”朱标饶有兴致的问道,“那是个什么事?听说还有番僧前来?”

    “回太子爷!”

    刘真起身,正色道,“建于甘州的大佛寺,供奉的佛祖灵牙舍利,这些年来一直被番人视做圣物!”

    “这一次移驾西安,一来是让百姓朝拜!”

    “二来是吐蕃乌斯藏的国师,大僧侣,还有大佛寺的主持法源和尚要跟西安鼓刹的主持高僧,在一块辩经!”

    闻言,朱标的脸色郑重起来,“吐蕃乌斯藏的国师也来了?”

    这不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