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李信将资源下放,允许百姓出卖时间出卖劳动力,允许民间大肆开采地下资源,这是真正的仁德,当称一声圣贤...
张衡目光幽幽,俯视万里河山:“君上真的做到了,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一个家家有余粮,户户有炊烟,人人有衣穿的大好时代...”
“新时代!”郭嘉略显唏嘘的感慨道:“恨不能早日参与其中...与诸夏各位人杰携手...为天下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若是当初洛阳之时...我和元直兄等能鼓起勇气面见共主...或许一切都会不一样吧...”
郭嘉心头感怀,当初李信带兵围攻洛阳之时,郭嘉和徐庶等人,便曾与之擦肩而过。
彼时他们虽然感觉李信军势强盛,爆兵能力一流,逼的大汉惶惶不可终日...
但那时的李信,毕竟还顶着一个贼匪的名头,孤军深入洛阳,四面皆敌,顾忌重重。
是以郭嘉和一众好友,思虑再三,最终没敢投出拜帖,算是他心中不大不小的遗憾...
“现在也不晚...”王充拍了拍郭嘉的肩膀,给予鼓励道:“奉孝胸有华采,腹有良谋,不拘一格,英隽异才...”
“此次回朝,吾会找机会,为尔等向君上举荐一二...”
“以奉孝和元直不拘一格的性情,和出类拔萃的才能,君上必然喜之...”
这话倒不是单纯的安慰,作为大夏朝堂上的核心高层之一,王充可是知道李信的识人之能...
亦如当今的的首相贾诩,曾经也不过是中山之役中,俘虏的一名文士,结果却被李信发掘重用...
如今更是高居大夏文官之首,总理南院各部政务,其中能力不用多言...
以郭嘉和徐庶的卓越才能,只要面见李信,则必然会得到李信的重视。
这并非是说李信是伯乐,而是人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往往通过三言两语的交流,便能判断出彼此的高低。
只有庸人之间,才会妄自尊大,看不清对方,也看不清自己...
张衡眺望北方群山,心下感慨道:“希望此次开采,能够顺利进行,莫要再出现什么幺蛾子...”
“张大人多虑了,马邑地处并州,大夏腹地,想来应该没有什么蠢货,敢于跳出来阻挠...”
郭嘉摇了摇头,这里可是并州,是大夏的起家之地,又是京畿之所,掌控力深入到每家每户每人...
这种情况下,哪怕是哪怕是一些传承千年的宗族,也不敢冒然生事...
“是啊!”一旁的马谡亦是点头附和道:“这并州,经过魏王整治之后,确实少了很多顽疾,一片清净...”
“定襄雁门,太原上党等地的石炭矿场,能够顺利完工,魏王功不可没...”
对于魏延这名活阎王的名头,并州境内上到世家权贵,下到普通百姓,就没有不听过的。
无论是那些看不清形势大族,还是底层暴动的刁民,早在当年的南北战争时期,便被清理一空,哪里还有人敢再跳出来挨宰。
“魏王...真男人...真丈夫也...”张衡想到魏延的铁血与狠辣,不由给对方竖起了大拇指。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舆部郎中,张衡自然知道,大夏能有如今的昌盛,靠的是什么。
靠的不止是百姓的勤劳,更是山海地利,矿产资源,和是金山银山撑起来的...
这看上去有些竭泽而渔,甚至招致了南北方,不少顽固派的抨击和反对。
因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无论是有知识有名望的传统名流,还是愚昧无知的底层百姓,
皆认为地脉风水动不得,不然会惹得神灵震怒,招致灾祸!
还有就是,他们这一代,伐山开矿,将资源开采完了,后世子孙该怎么办?
甚至在张衡走南闯北勘探的过程中,有些当地的世家坐地虎,为了自家的所谓地脉风水,阻止大夏的开矿...
更是不顾杀头的风险,搞出什么天降陨石,箴言反夏的举动!
亦如历史上,秦始皇穷兵黩武,大兴徭役,横征暴敛,招致关东六国百姓反动一样...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
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
对于这些箴言,李信自然是不甚在意的,更不会像始皇帝那样,将方圆百里的黔首都屠戮一空...
他最多只是,有感世家难治,将那些跳出来的头头脑脑,给剥削一遍...
然后将当地百姓和本地宗族坐地虎,给迁徙到中亚的韩国、魏国、藏国、石国、南北帐等诸侯国,充实人口。
如此即解决了,境内民心不服的问题,也解决了诸侯国,主体夏民稀少的问题,将中原的一些人文民俗,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