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 > 第249章 制天下兵马,才顺我意!

第249章 制天下兵马,才顺我意!(1/2)

    【尉迟敬德一马当先,闯到了李渊的面前】

    【李渊目瞪口呆的看着身披重甲的尉迟敬德,略带惊恐的问道:

    “今日是谁在外面作乱,你又为何到此处来?”】

    【尉迟敬德不卑不亢,握着手上还在滴血的长矛,回道:

    “太子与齐王谋划反叛,现如今已被秦王诛杀,末将担心陛下您受到惊吓,特此前来护卫!”】

    【李渊这才明白外面发生了何事,忙向支持太子的裴寂等臣子问计】

    【可他们早就知道事已至此,言多必失,便默然不答】

    【而站在秦王一边的臣子们则扬眉吐气,站了出来,说道:

    “祸患临头,太子与齐王在建功立业之初未取得显着的功劳,自己的品德也不能服众,这才对有着赫赫功勋的秦王心怀觊觎,

    今日,秦王替天行道,除去大唐的祸患,天下人都归心,您若将朝廷事务全都交给秦王,天下苍生也会感激您。”】

    【李渊沉默不语,叹了口气,点头应允】

    【随后,将身旁的大臣们全都驱赶出去,下诏召来李世民】

    【李世民全副武装,来到了大殿之中,神色冷冽的看向面前的李渊】

    【李渊抚摸着李世民的背语重心长的道:

    “兄弟几人,如今只剩下你一个,你还要什么?”】

    【李世民眼神漠然,语气坚定:

    “我要,节制天下兵马!”】

    【此话一出,李渊瞬间感觉自己苍老了十年,他起身摸着自己白色的鬓发,不禁痛哭起来】

    【李世民这个时候也到了崩溃的边缘,投入李渊的怀抱失声大哭】

    ……

    春秋战国时期

    信奉礼教的长者们对此嗤之以鼻:

    “为了皇位,就杀害自己的兄弟,这样的人,是怎么能够当皇帝,

    长子为尊,自古便是这样的道理,李世民如此,简直就是目无尊长,乃一篡权夺位的小人尔。”

    这时,一些思想开放的小生们则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礼法虽然规定如此,但若是危及自己的性命,做出一些改变又有何妨?

    李世民遭到兄弟的毒害谋杀,为求自保,不得不如此,莫非也有错?

    君子欺之以方,若李世民恪守陈规,则死期将至,难道不是吗?”

    ……

    秦朝

    秦始皇嬴政幽深的目光落到光幕上那李世民的身上,淡淡道:

    “诚然,若是李世民在杀了兄弟之后,再杀自己的父亲,则真的会使自己陷入一场正统漩涡,

    到那时,无论李世民做出什么样的丰功伟绩,史官也会在史书上记载李世民弑兄杀父,得国不正,

    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将李渊架空,等到皇位顺利到达自己手中,一切都尘埃落定。”

    ……

    汉朝

    汉武帝刘彻看得喉咙有些发干,托着下巴,若有所思,道:

    “这李世民心狠手辣,心思缜密,作为一国之君,是无可厚非,

    但若真的细看兵变的前前后后,李世民的做法是要受到史书所诟病的,

    能否改变史官手中的笔,就看李世民登基后的作为了。”

    ……

    蒙元

    成吉思汗嘴角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这就好比草原上的狼群,三狼相争,在生死残杀之中胜出者为狼王,

    我曾经也听闻过天可汗的故事,很显然,他就是站在草原之巅的狼王!”

    ……

    【举兵起事的两块心中之石在李世民的心中重重落下】

    【兄弟的死是该死,父皇李渊也被李世民牢牢掌控在手中】

    【不久,李渊便下了两道敕令,让李世民接管皇城的所有人马】

    【裴矩和宇文士及立即拿着敕令前往兵戈如林的太极宫宣诏】

    【太子和齐王的残留人马才逐渐放下兵器】

    【李世民则带着一众亲信长驱直入,进入东宫和武德殿,将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全部斩杀】

    【接着,还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爵位给革除剥夺】

    【当天,李渊再下一诏,决定大赦天下】

    【对于原东宫和齐王府的党羽不再追究罪责,对秦王李世民以及其身边亲信,各加赏赐】

    【三天后,李渊又下出一道诏书,决定封秦王李世民为皇太子,朝中一切大小事务都交给他处理】

    【至此,玄武门之变以唐初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完败,以秦王李世民的全胜告终】

    ……

    三国时期

    诸葛亮面带笑容地看着光幕中呈现出李世民披甲挽弓的英气模样,道:

    “按照英雄的眼光去看,李世民是豪气冲天的豪杰,

    按照小人的眼光去看,李世民则又是处心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