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 > 第239章 三路暗流涌动,何人在宫外作乱?

第239章 三路暗流涌动,何人在宫外作乱?(1/2)

    【眼睁睁看着张氏兄弟在朝廷越坐越大】

    【百官和臣子们心里大都是不服的,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明里暗里想要将这个共同的敌人扳倒】

    【然而,有武则天这么庞大的一座靠山,所有攻击基本上对张氏兄弟无效】

    【渐渐地,他们终于明白,只有将武则天从皇位上拉下来,才可能让朝廷恢复平静】

    【就在这个关键时候,一个八旬老者站了出来,巍然矗立在众人面前,他名张柬之】

    【作为朝廷的新秀宰相,看似得到武则天的重用,实则被后者的权力制衡一直掣肘】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定一劳永逸,凭借自己的一把老骨头最后冲一次】

    【于是,他提出兵谏逼宫的计划,决定以最原始最暴力的方法解决困扰李唐王朝几十年的问题】

    【计策已定,张柬之便开始在朝中物色能够站在同一阵营的队友】

    【很快,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四人便收到了张柬之的邀请】

    【之所以选择这四人,张柬之显然有着自己的打算】

    【首先,此次兵谏是需要师出有名的,太子李显的站位就十分重要】

    【而张柬之所选择的四人无疑都是太子身旁的心腹近臣】

    【一举两得,不仅向太子表明忠心,有心光复李唐王室,还为自己拉到四位强力的同盟盟友】

    ……

    清朝

    雍正看着张柬之的手段,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好一招计策,将太子拉下水,就算失败了,也自然有人来减缓罪行,老狐狸一个。”

    ……

    【文官这边已经有了把握,接下来便是获得军队的指挥权】

    【要知道,整个皇城中,禁军的数量是最多的】

    【其中,北衙禁军镇守皇宫内城,主要是保卫武则天以及皇室成员的安全】

    【但北衙禁军的统领原本不是汉人,受到高宗皇帝赐名,为李多祚,之后又接连升职重用,对于高宗皇帝十分感激】

    【张柬之了解后,便见缝插针,秘密找到李多祚后,对他说道:

    “你如今能坐到如此高位,最应该感谢何人啊?”】

    【李多祚眼中含泪,迅速回答道:“当然是高宗皇帝。”】

    【张柬之继续发问:

    “那此刻,高宗皇帝的子嗣们受到压迫制裁,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呢?”】

    【李多祚拔出腰间的长剑,目光锐利:

    “末将听从张大人的吩咐。”】

    【看到李多祚深信不疑的模样,张柬之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

    【要知道,李多祚不仅仅是一位禁军头领,这么多年,上下打点,经历君王更替,仍旧稳坐原位,势力网必然遍布京城】

    【换句话说,争取到了李多祚,整个京城的大部分兵马基本不会在兵谏当天阻拦】

    【最后一步部署也是十分关键,张柬之找到太平公主,让其秘密监视武则天的一举一动】

    【此外,还特地叮嘱太平公主尽全力隔绝宫内外的消息流通,争取兵谏一事神不知鬼不觉】

    ……

    隋朝

    杨坚脸上露出不解:

    “这武则天到底是怎么样的女子,竟然要费如此周折去处理?”

    独孤伽罗美眸一顿:“八成是个铁腕女子。”

    ……

    【一切准备妥当,潜伏着的暗潮们不断涌动,静静等待时机的到来】

    【公元七百零五年,正月二十二日】

    【夜色如墨,风声鹤唳】

    【张柬之已经将手中的兵马分为三路大军蓄势待发】

    【第一路由他亲自带队,带着先锋军猛攻玄武门】

    【第二路由李多祚率兵直奔东宫,迎接太子李显】

    【第三路这是暗中与相王李旦通气,让后者带着南衙禁军把控朝堂和软禁文武百官】

    【三路同时出发,李旦这边效果显着,不禁将皇都的局势瞬间掌控,还将张氏兄弟的党羽一个一个拔了出来】

    【相较于李旦,张柬之却并没有这么一帆风顺】

    【北衙禁军虽说大都被说服,但还有一支队伍镇守在玄武门上】

    【他就是由武则天亲自任命的田归道】

    【看到张柬之率着兵马杀来,田归道直接关上了城门】

    【当然,田归道也很聪明,大声对着张柬之说道:

    “放你们进去也不是没有可能,除非让我见到太子本人!”】

    【然而,此时的东宫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李多祚早早便来到了太子李显的跟前,希望后者前往玄武门主导兵谏事宜】

    【可李显坐在宝座之上,目光之中透露着担心和惶恐】

    【这些落到众人眼中,立即让众人心急如焚】

    【李显的女婿坐不住了,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