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 > 第149章 六大悲情太子第五位:萧统!

第149章 六大悲情太子第五位:萧统!(1/2)

    寒风瑟瑟,在光幕中狂卷而出,使得每一位观望者都身临其境。

    似乎他们跨越时空,感受到了独属于扶苏的悲情。

    “才德兼有,最后碾碎于历史的车轮之中,沦为史书上那冰冷的几行文字,可悲啊!”

    “一位王朝的兴盛储君,一个边塞的无奈孤魂,二者之差,天壤之别。”

    盛世之中,有文人不禁呻吟长叹,抒发心中的感慨。

    饱读诗书者,只为不平而鸣。

    ……

    “皇朝之中,血亲之间,太多恩怨,不像我们这些活在泥土中的平民百姓,不会有如此多的悲情出现。”

    “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悲情一事,只是我们不配而已。”

    “史书上都是王侯将相的事迹,所谓悲情,所谓功过,只是他们的独断之言,我等,历史中的蝇营狗苟罢了!”

    ……

    历史时空各个王朝,众说纷纭。

    “轰——”

    光幕发出一声惊天巨响,众人知道,新的一位悲情太子登场了。

    他,又会是谁呢?

    ……

    【盘点历史六大悲情太子,第五位:文章超群,品行兼优,小人谗言,悲愤而终——萧统】

    光幕中景象突变,出现的是一位面若冠玉的美男子,静静地看向前方。

    可眼神中却闪烁着哀怨之意,似乎有什么难以言说的苦楚。

    ……

    南梁

    萧衍从座位上惊起,手中握着的佛串不由自主地掉到了地上。

    “什么?怎么会?统儿向来性情温和,待人友善,素无愁怨,如何会死?”

    ……

    唐朝

    王维将手别在身后,看着眼前那一颗颗红豆树,回想起了曾经所作的一首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这样一位痴情的太子,可惜早早忧愤而亡。”

    ……

    武周

    佛家寺院中,有佛教宗师满脸虔诚,闭目低语:

    “佛经的注释,此人功不可没,不然,佛教的传播还难以言喻。”

    ……

    【南齐,在雍州刺史的豪宅之中,一声孩啼让眉头紧皱的萧衍喜笑颜开】

    【崇信佛学的萧衍,为其取名为统,是为萧统】

    【当时,正值南齐昏庸无道的统治,萧衍不甘屈居,率军从襄樊一带攻城掠地】

    【不到一年的时间,萧衍的大军势如破竹,直接攻克齐朝的国都建康城】

    【很快,齐和帝完成禅让大礼,将帝位传给了萧衍】

    【志得意满的萧衍建立大梁王朝,自己为梁武帝,同年,便立爱子萧统为皇太子】

    ……

    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回想起先前的沙场时光,自己又何尝不是随父亲举兵而起,最后将暴隋诛灭,一统中原。

    只是,结局却和这梁朝的皇帝与太子不同,他是逼父退位。

    ……

    南陈

    陈武帝陈霸先呵呵一笑,似乎对于光幕中这梁武帝不置可否:

    “只要兵强马壮,皇帝的宝座,都是风水轮流转,即便是那萧统成功继位又如何,我可不认为你的大梁王朝的皇位能安稳坐下去。”

    ……

    【萧统继承了父亲萧衍的才学天赋,在三岁的年纪便开始阅读古籍】

    【他酷爱文学,对于四书五经十分地痴迷】

    【在同龄孩子还未完全识字的情况下,萧统竟然能够通读文学古史】

    【而且,凡是他看过的文章,都能将其了熟于心】

    【每当父皇萧衍举行宴会时,觥筹交错间,对于宾客的问题,萧统应答入流】

    【当提及到文章诗赋时,萧统更是自由发挥,一气呵成,写下十几篇脍炙人口的诗词】

    【自此之后,朝中无人不对萧统另眼相看】

    ……

    三国时期

    曹植脸色微醺,走路歪歪扭扭,他朦胧地睁开双眼,却很是清晰地听见了光幕中对萧统的夸赞,当即抬起手臂,朝天一指:

    “才华?…与我曹子建相比,如何?”

    ……

    宋朝

    有阔绰诗人坐在船头,他招了招手,唤来书童,取出一本零散的诗集,轻轻吹拂后,笑盈盈地说道:

    “《昭明文选》乃是其着作,从中所窥一二,便可知其才华名副其实。”

    ……

    明朝

    有文士放下手中的毛笔,抬起头,对其投去极其欣赏的目光,嘴角上扬间,不经意地说出萧统说过的传世名句:

    “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

    【对待自己的侍从,萧统从不摆太子的架子】

    【遇到严寒酷暑的时候,他还会对侍女宫卫嘘寒问暖】

    【民间总遇天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