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 > 第145章 十大意难平人物第十位:谭嗣同!

第145章 十大意难平人物第十位:谭嗣同!(2/2)

想要深造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国仇家恨让他止住了脚步】

    【当时,清朝和日本在海上大战】

    【刚开始的时候,战况呈现一面倒的局势,清朝军队不断溃败】

    【身居幕后的慈禧为了她皇位的安定,一心想要向日本求和】

    【因此,即便是陷入重围的北洋海师多次击退了日军的猛攻】

    【但却迟迟等不来后方的支援,致使全军覆没】

    【紧接着,以慈禧为首的主和派便向日本签订了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

    【不仅将台湾割让出去,还赔款两亿三千万两白银】

    【此举使中原大地一阵沸腾】

    【谭嗣同听闻后,义愤填膺】

    【他回到了家乡,大力提倡新学,并设立学堂,广收弟子,希冀国家富强】

    【不久后,他又与当时参加会试的一千多名举人,向清廷上书,提出变法事宜】

    【在谭嗣同看来,清廷不顾四万万人民的意愿,向敌人乞和,是对人民的不忠】

    【不顾前线将士、国之大计,而贪图享乐,是对国家的不忠】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那边只有一个方法】

    【实行变法,救亡图存】

    ……

    战国时期

    各国的变法主导者似乎有些感同身受,在他们眼中,国家疲弊,的确唯有变法这一条路,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

    商鞅噙着嘴角,似笑非笑:

    “变法容易,但变法同样困难。”

    ……

    宋朝

    王安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霜白的鬓发随寒风飘舞,道:

    “变法固然有用,但主导变法之人往往都没有好下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