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 > 第144章 献我骨,流我血,却也难以扭转乾坤!

第144章 献我骨,流我血,却也难以扭转乾坤!(1/2)

    【此后,孙传庭在关中地区屯粮养兵】

    【而他的上司洪承畴则率领大军围剿李自成所部的农民军】

    【不久,孙传庭也接到指令,带着养精蓄锐的精兵向东收割农民军残部】

    【所到之处,农民军首领尽皆臣服】

    【至于李自成,硬是凭借孤军从洪承畴的包围圈中杀出,逃出生天】

    【其他农民起义军势力见到这番情况,也是纷纷投降】

    【中原内乱,正给了外寇入侵的机会】

    【北方的清军大肆南下,进逼关塞】

    【刚刚平定完起义的孙传庭又再次奉命奔赴京城勤王】

    【殊不知,此番行程,再次击垮了孙传庭的报国信念】

    ……

    清朝

    左宗棠眼睛一眯,老练地揉了揉太阳穴后,低语道:

    “无强悍之兵,无攻伐之器,无团结之心,无明确之令,最后的罪责,却让一人承担,岂不是能轻易摧毁孙传庭的信念?”

    ……

    【寒风呼啸的北地上,突兀地出现了一队又一队的清兵】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刀剑,如恶魔一般收割沿途百姓的性命】

    【崇祯帝在皇都之中,吓得从宝座上惊起】

    【慌忙之间,他发出一道圣旨,让卢象升总领各地的兵马抗击清敌】

    【孙传庭握着手中的王命,快马加鞭】

    【心中更是为王都的安危忧叹不已】

    【于是,他在快马上写出几道奏折,希望崇祯帝切莫轻敌】

    【几日之后,孙传庭率领大军来到了战火纷飞的前线】

    【此时的清军已经势如破竹,抵达了真定】

    【兵部再度急令孙传庭调转方向,支援友军】

    【行至井陉,他一马当先,带着先锋队将围困城池的清军冲杀殆尽】

    【翌日,清军再度来袭,孙传庭又让精骑出动,追击十数里才返回】

    【夜晚,疲惫的清军扎营休整,孙传庭带着一众人马举起火把,多次袭扰,致使清军疲惫不堪】

    【第二日,兵部再发诏书,卢象升已然抵达真定】

    【为了稳固战局,孙传庭认为真定有一员大将镇守足矣,便请旨向定州进发】

    【到达定州之后,孙传庭发现经过长期跋涉,军士们的士气不佳】

    【此外,营帐之中都传清军的残暴行径,导致明军人人自危】

    【这种不可控的现象落到了孙传庭的眼中,就如同干柴即将遇见烈火一般】

    【他连忙上书朝廷,认为不可轻率作战,必须等到士气稍稳,才能避免以卵击石】

    【然而,孙传庭不知道的是,他信心满满的真定遭受了清军的猛烈攻击】

    【总督卢象升带着残兵且战且退,但还是在巨鹿绝望战死】

    【得知这个消息,孙传庭十分懊悔】

    【可很快,朝廷的飞马再次来到,赐予其尚方宝剑,总督各路兵马】

    【但是,多路援军都被清军击垮,至于那卢象升的主力,更是十不存一】

    【因此,孙传庭空有总督之名,手中却无一兵可调】

    【就这般坚守几月之后,孙传庭又被任命为保定总督】

    【此时,清军肆掠济南一带,但作为内阁首辅的刘宇亮却按兵不动,任由敌人蚕食百姓】

    【孙传庭怒不可遏,与其对峙,不曾想,在向皇帝的上疏中,又得罪了当时的关宁总监高起潜和兵部尚书杨嗣昌】

    【触了朝廷中重权在手的三位大臣的胡须,后果自然是不堪设想】

    【不仅仅是想要面见崇祯帝,商讨国事的意见被驳回】

    【就连之后的请求革职也被不断搁置】

    【等到调往易州之后,又遭小人诬陷,让锦衣卫给逮捕入狱】

    ……

    明朝

    朱元璋似乎是有些头疼,摇着脑袋说道:

    “锦衣卫的设立,咱到底错没错?”

    ……

    【孙传庭在牢狱的三年,中原大地上的起义之火再度燃起,并形成燎原之势将残破的明王廷死死裹挟】

    【崇祯帝眼看满朝文武,几乎无一人可用,蓦然间,他似乎又想起了孙传庭】

    【而狱中的孙传庭得知外面岌岌可危的局势后,在潮湿的墙壁上写下“请杀贼自效”五个大字】

    【君与臣意念合一,很快,孙传庭便被起复,委以重任,前往解救开封城】

    【然而,此时的明军已经被李自成的农民军重创】

    【面对无兵可用的情况,孙传庭向崇祯帝提出给饷百万,练兵两万的请求】

    【崇祯帝很不高兴,但还是应允】

    【不过,他却并未给孙传庭练兵的时间,不停地催促其出战】

    【在皇帝的压力之下,孙传庭迫不得已,带着新兵奔赴开封】

    【还未到开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